第八十二章:初步的发展(1 / 2)

 () 一九一二年二月,韩争终于在自己的地盘上举起了屠刀,杀出一片安宁,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当地人还沉浸在对于烟贩的血腥杀戮中,同时,韩争又令在县城设下四座戒烟所,把吸食鸦片的瘾君子送了进去。</p>

但是这件事虽然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却也很快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弹,不过在二月份,却是在韩争的强力镇压之下,还没有显露出来。</p>

同是二月,南北双方正式和谈结束,经过种种的利益交换,双方在停战条件上慢慢达成一致,形成了停战共识。</p>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一rì,比后世的历史晚了整整四十天,但是历史上该发生的,仍然发生了。</p>

南北和谈结束,双方相继撤兵,段祺瑞收兵回汉口之后没呆几天,又接到北方命令,再次自汉口退回驻孝感。</p>

同时,十四rì段祺瑞派自己手下总参赞官靳云鹏自汉口出发,直达běi jīng,北方顿时波澜诡异起来,随后,袁世凯对手下各主要将领,下达秘密训令,示意手下联合向朝廷施加压力,强调共和。</p>

共和之事,再次甚嚣直上,清廷岌岌可危。</p>

二月十九rìrì,段祺瑞秉承袁世凯意旨,第三次联名四十六名北洋高级将领电促清廷退位,“立定共和政体”。</p>

同时,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王士珍等人,又表面上集体致电段祺瑞,请其劝告各将领切勿轻举妄动,以观察清廷反应。</p>

【小推荐下,咪咪阅读追书真的好用,大家可以试试,www.mimiread.com】</p>

清廷一rì三惊。</p>

二十一rì,段祺瑞又联合第一军八名协统以上将领,共同发表电报,,并声称将“率全体将士入京”,并在随后的二十五rì,将司令部从湖北孝感又往北迁到河北保定,作出进京逼宫的姿态,二十六rì直接到京。</p>

至此,全国各地一片沸腾,倒清大势已成,二月二十八rì,清隆裕太后迫于各方面压力,终于下诏清帝退位,从此满清zhèng fǔ的在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结束了!</p>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自去年年底南方各省民军起事,而其余各省纷纷响应,令华夏遭殃,民生倒悬,因此,命袁世凯遣派人员与南方民军代表商讨国内大局,解民生于倒悬,熄华夏之战火,议开国会,共商国是。”</p>

“然最近几月以来,南北双方各持己见,彼此相责,致使国事难平,民生一rì难安。而今国民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不忍因一家一姓之荣辱而致兆民之水火。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将统治之权还之于民,经各方商议从此国家定为共和立宪之国体。以安国内万民之心,以慰先民华夏之志。”</p>

“当兹新旧代谢之际,现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以宣布南北统一,实现共和,全权组织共和zhèng fǔ,与各省万民以协商统一之办法。总期人民安宁,人心复归于共和,建立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虞舜之治成,岂不快哉!钦此。”</p>

随着清帝诏书的下达,虽然比历史上晚了十六天,但是清廷这个词依然被扫尽了历史的垃圾堆。</p>

袁世凯曾在少年是常说:“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jīng兵,便可横行天下。”</p>

而此时袁世凯也的确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全国为其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被称为“救中华危亡之即倒,解民生之倒悬。”</p>

对于袁世凯来说,真真正正的是“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p>

而此时仍然还在坚持的满清遗老遗少们,也只有铁良等几人死死的抓住手中能利用的一切权利,企图抓住已经灭亡的清zhèng fǔ最后的衣角。</p>

北洋各军各将领整天喜气洋洋,直觉自己的这个团体已经成为中国的主宰和民族的英雄。</p>

南方zhèng fǔ自停战和谈开始,相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召开各种会议,以应对袁世凯上台以后对南方各省的清洗和报复,而在这种情形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再次重视起来。</p>

在孙中山心中,不为其他,只是希望为民国留下看得见的未来,一旦袁世凯上任以后,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阻止袁世凯对民国政体肆意践踏,独断专行。</p>

但是孙中山依然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南北兵戎相见,必然会导致各地军阀林立,百姓民不聊生,为了尽量的避免发生这种事情,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孙中山不想自己辛苦一生的心血因为袁世凯而付诸东流。</p>

不管南方各省如何的想法,为了自己的利益,但终究对孙中山的提议全部支持。</p>

但此时,这个已经刚刚建立在南方没多久就已经呈现暮sè的过气zhèng fǔ,开始显现出了该有的颜sè,到处一片混乱,军心浮动。</p>

而各个政客,也开始寻求自己的出路,向北方还是继续留在南方,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但终究也要矜持一下的。</p>

三月初,南方开始派代表去往北方请袁世凯来南京就职,以上位为民国大总统,这也是南方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利的一种小手段,但是袁世凯早就看透了这一点。</p>

南方多次请愿都是无疾而终,袁世凯继续以各种理由和使出各种手段推脱,坚持不愿来南方就职,而要在北方就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