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毫无头绪的调查(2 / 2)

此人悲戚异常,如今又说死者是他的父亲,那他的身份就很明了,只是这个时候,他身后站着的一人有些不屑的说道:“大哥你怎么就能够肯定父亲是被人杀死的呢,他年岁大了,突然去世也正常啊!”</p>

后面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对死者漠不关心,这让包拯和花郎他们突然意识到这个案子的复杂情况。</p>

而这个时候,那个大哥转身对他弟弟呵斥道:“你这是什么话,你这是为人子该说的话吗?父亲虽然七十了,可身体一向不错,怎么可能突然就死了呢?”</p>

那个弟弟被训斥的无话可说,不过看他的表情,好像并不怎么同意他大哥的看法。</p>

这个时候,那些客人突然嚷嚷道:“现在官府的人来了,我们总可以离开了吧,难不成要看我们一辈子?”</p>

包拯有些心烦,怒吼道:“在没有允许你们离开之前,谁都不准离开。”</p>

说完这些,包拯对林善的儿子们说道:“去现场看一下。”</p>

在去现场的途中,包拯和花郎他们对林府的情况做了一下大致了解。</p>

林府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招待客人所用,当然,一些下人也是住在前院的,后院则是林善和他的儿子孙女住的地方。</p>

林善开的墨砚斋是端州城最大的买卖砚台的地方,在端州城很有名,每天几乎都有远道而来的书生、达官贵人来此购买砚台,当然,这并非是墨砚斋的名气大,而是端州砚台的名气大,大宋朝崇文,以至于读书人的地位倍增,而身为皇上的仁宗皇帝,而是诗词墨迹的爱好者,如此一来,每年他都会从各地收集上好的砚台来作为贡品。</p>

而端州,恰恰是出产砚台贡品的最多的地方,这里的许多富户,都是以开采砚石,雕刻砚台起家的,在这些人当中,林善因为最会经营,最后在端州开了一家最大的砚台铺墨砚斋,如此风雨四十多年,一直是端州的旗帜,包拯和花郎他们更是听说,墨砚斋每年都能够向朝廷进贡十几块上好端砚,每年皇帝送给的赏赐,也是不容小觑的。</p>

如此的礼遇,在端州可是很少见的。</p>

如今林善被杀,想来要引起端砚界的轩然大波了,而这也正是包拯和花郎他们觉得事情复杂的原因,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还有林善的几个儿子女儿的问题。</p>

林善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林守业自小跟随林善经营砚台生意,对砚台此道极其熟悉,甚得他父亲的真传,如果林善死了,这家产虽然平分,可那墨砚斋却是独独送给林守业的,用林善生前的话讲,就是只有他能够将墨砚斋继续下去。</p>

而林善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自然和他的二儿子林开业有关,林开业比林守业小十来岁,生下了的时候家境已然比较富裕了,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富家子弟的嗜好,不务正业,整天就只知道跟着一群狐朋狗友到处溜达,对砚台的事情,更是一窍不通。</p>

有这样的两个儿子,身为父亲的林善,自然是要把自己辛苦一辈子做起来的墨砚斋交给林守业了。</p>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www.mimiread.com 安装最新版。】</p>

当然,林善有个女儿林若云,不过已经嫁人,而且像这样的事业,自然是不可能交给一个女人手里了,不管这个女人如何!(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