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年神功成(1 / 2)

 日出月落,五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反正它就那么过去了。</p>

转眼来到了公元198年,刘铭也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名伟男子。二十八岁的他,下巴那边留了一团绒毛,使得原本就俊俏的他,多了几分沉稳和成熟。</p>

此时系统开始升级,那是在今年一月份左右开始的。刘铭占领了司州和青州,系统升级条件吻合,开始升级。</p>

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一次升级却不是几天就升级好。它需要一年的升级时间,换言之刘铭需要看到新的升级情况,需要等到199年。</p>

大汉的年号却是改变了,早些时候是中平,如今是建安。有趣的是前者是在董卓胁迫下改的年号,后者则是曹操在‘征询’了汉帝之后,改的年号。</p>

刘协那小子,改年号改得很痛苦呢……</p>

五年的休养生息,刘铭麾下数州的百姓都以一个神奇的繁衍速度在增加。这年头的妇女仿佛都非常喜欢生孩子,五年内她们生下了至少三个孩子,高产的已经有四个了。</p>

期间刘铭也用一部分的钱币购买了大概五十万名村民,里面一些杰出者也随着系统的扫描陆陆续续进入了他的视线之中。</p>

系统真的很神奇,这些杰出者的身份都非常随机。</p>

有的人是最杰出的发明家,或者说当代最高级的工匠;有的是饱读诗书,却不迂腐的学者,当教授却是不错;还有的生性放荡,却恪守重要底线的美艳女子;更有各种各样的文臣武将,年纪也从五岁到五十岁。</p>

年纪老的固然当不了官,不过可以当教官。他们的从军生涯的经验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哪怕他们的记忆和体验都是系统随机安上去的。</p>

年纪轻轻的还需要后期培养,难得这几年治下富裕了许多……嗯,的确是赋予了太多,否则这些百姓婆娘,也不会发了疯似的生儿子。要知道若是穷困,生孩子才是最大的不幸,毕竟需要丢到粪桶里溺死。</p>

百姓富裕了,教育经费上面自然也就要适当投入一下。</p>

刘铭在各州各郡的主要城市,都开设了一座书院,由系统村民书生作为教书先生,专门教导各州各郡推荐上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经过考试的,成绩都不错,或者也可以在被判定资质不错的情况下,特许入学。</p>

六年后,他们就会参加中央考试,刘铭把那个叫做科考。糊名制、誉写等手段算是用上了。只求在众多年轻读书人之中,选拔出一批新生代官吏,在那些老一辈的历史名人退休之后,可以替补上去。</p>

此刻刘铭已经规定,他的治下文武大臣只能干到六十岁就必须要退休。</p>

武将有这个功劳和能力的,退休之后到刘氏军校里面当教授,为培养新一代的军官发挥余热。</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文臣最顶级的存在可以延迟到七十岁退休,之后安心在家养老也罢,到各大书院当客席教授也罢,甚至自己著书写传也罢,刘铭都欢迎。</p>

没有人会有太多的意见,人老了容易出问题,这谁都知道。再说为什么大家会长居高位到老死为止?说穿了就是后续的补给出了问题,诸侯不希望自己被世家把权势都拿走,那就必须要抓住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寒门子弟。</p>

很不巧,这部分子弟太少!</p>

或许别的诸侯也可以学习刘铭,大肆开办教育。不过那显然同样不行,大家的地盘不大,而且七成的收入都成为了军费,剩下的扣除二成的行政预算,一成收入不仅要坚固基建,还要管农业,工业,商业,教育之类乱七八糟的事情,分下来一个部门又能够得到多少?</p>

没看见老曹,都开始用军屯了,打算借助士卒来弥补农业开发过少的问题。</p>

西域被打通了,而且已经开始和天竺那边进行交易。不过刘铭是一个极端种族主义份子,宗教他很不喜欢佛教……有趣的是,大部分的汉人也不喜欢佛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