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历史的相同(2 / 2)

背对着朱可夫的朱加什维利转过身来。几乎是急步走到了地图前。

“朱可夫同志,中国人越过乌拉尔河,令中德两国的关系处于紧张之中。这是战争爆后,最好的消息!也许,他们两国会爆战争”。

与朱加什维利的乐观不同。朱可夫和总参谋部却并不这么认为。

“约瑟夫同志,我们认为中德两国会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克制与友好。同时

话未说完,朱加什维利就打断了朱可夫的话。

“无论他们是否爆战争。元帅同志,中国和德国的直接接触已经不可避免了,摆在希特勒面前的是中国人的精锐军,为了避免被偷袭,希特勒绝不会动用曼施坦因的部队,这意味着至少一百万德军,被中国人牵制了

“约瑟夫同志,在我来克里姆林宫时,第六集团军已经向乌拉尔斯基起了进攻!”

短暂的乐观只不过持续了几秒钟,朱可夫的报告令朱加什维利再一次陷入沉默,第六集团军向乌拉尔斯基起进攻,意味着德国人的集团耸的进攻方向已经生了改变,乌拉尔斯基沦陷后,战争初期撤往科米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以及教鞠共和国的工厂将受到直接的的威胁,尽管自己在先前的电话中,要求一部分工厂再次转移,但面对从乌拉尔斯基向北方进攻的德**队。苏联还能把工厂撤到什么地方

伏尔加一乌拉尔战役的失败。令德军切断高加索与苏联之间的联系,巴库的石油已经不可能运回,越过乌拉尔斯基后,苏联重要的油田第二巴库就可能沦陷,即便是将工厂搬往北极圈躲避德国人的轰炸,但第二巴库地下的石油却是无法迁走的。仅仅依靠美国运输的石油绝不可能支撑苏联战斗下去。

这时又有一个,人走进了朱加什维利的办公室,是国防委员会委员贝利亚。不过朱加什维利并没有注意到贝利亚走进了办公室,已经走到地图边的朱加什维利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

“约瑟夫同志!”

进入办公室的贝利亚一开口。莫托洛夫、朱可夫的眉头同时一皱,贝利亚在很多场合和朱加什维利讲话都是用格鲁吉亚语,对此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反感,他们之间说格鲁吉亚语是为了不让别人听到他们的谈话。莫托洛夫曾特别请人教自己格鲁吉亚语,结果贝利亚却把他逮捕了。

对于敢当面顶撞朱加什维利的朱可夫而言,显然的不会对这个掌握着苏联秘密警察。同样获得朱加什维利绝对信任的国防委员有任何惧意,几乎是在贝利亚网要再次开口时,朱可夫就随口打断了他的话。

“人民委员同志,请说俄语!”

只”正准备报告的贝利亚半张着嘴。近视眼镜后的一双眼睛愣愣的看着朱可夫,硬把到嘴边的格鲁吉亚语吞回,改口说了俄语,毕竟即便是现在,约瑟夫同志都对这些元帅百般忍让,以后再教他们也不迟。

“约瑟夫同志,我们在拍林的同志回了电话,德国商务部长已经乘飞机前往中国,将与中国展开最高级别的商务谈判,随行人员有德国参谋部后勤部门的高级军官。显然。德国希望从中国获得直接补给”

站在办公桌旁的朱加什维利左乎正准备搓碎的纸烟,随着贝利亚的话跌落到华丽的高加索地毯上。几乎所有人都看到了朱加什维利唇上疏理整齐的胡须轻轻抽*动着,显然他非常紧张。不,也许用恐惧更为合适。

而贝利亚扶了下鼻梁上的眼镜,继续差先前的汇报。

“几天前,我国驻西北商务代办处报告。《西北实业报》头版评论员文章呼吁,全面恢复对德贸易。并建议农商部就此与德国商务部展开最高级别会谈

“也就是说,德国人的行动实际上是回应中国的信号是吗?”

朱加什维利的声音带着常吸烟的人特有的沙哑,声音不大,但却显得有些模糊。

“约瑟夫同志。外交人民委员会在三个小时前得到的中国农商部贸易署的通知,为满足国内需求。国务院拒绝开出对苏第四季度出许可证。”

莫洛托夫的话如同火上浇油一般在办公室中响起,甚至于连同朱可夫的脸色都稍生了变化,现在角色生了变化,过去苏联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中国获利武器、食物、化学原料、装甲钢、药品等等,而现在这个角度变成了德国人,在此之前。中德之间的贸易基本上精密机床、稀有金属、航空动机之类高价值产品,而现在,只要德国人愿意。他们可以轻易获得包括鞋带在内的所有物资,只耍他们有支付能力。

“另外,美国政府已经将第八轰炸机司令部调回英国,英、美两国承诺对德国昼间轰炸将会恢复舒年年初水平,他们将重点轰炸德国飞机、坦克工厂,同时承诺在年底前向我国提供不少于们万吨物资,包括4功架飞机、虫口辆坦克,”

莫洛托夫接下来的带来的好消息并没能让这个房间中沉闷的气氛有任何好转,相比于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这个好消息显然没有任何意义。美国之所以加大对苏联的援助,实际上是为了打消苏联任何媾和或投降的念头,希望苏联继续支撑下去。牵制德国的力量。

“如果苏联大难临头了,或者彻底灭亡了。他们会得出什么结论?”

低着头的朱加什维利在桌边走动着,好像想对莫洛托夫、朱可夫、贝利亚说些什么。

“显然,对于关国或是英国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当我们和德国爆战争后,英国长舒了一口气、希特勒入侵英国的打算被搁置了。这是他们支持我们战斗下去的原因。

朱加什维利停了下来,脸上浮着冷笑,看了看被厚实的毛毯掩盖住的窗户。

“在战争之初,英国为什么对鲁道夫赫斯空降英国的目的秘而不宣。尽管他们逮捕了他,但赫斯却只是遭到软禁,显然,英国仍然心存着的和希特勒谈判的心思,也许会进行一些幕后交易,当然这是在英国确信已经无法阻挡德国入侵之后!”朱加什维利在“无法阻挡德国人”上加重了语气,而且脸上的冷笑越来越森冷。

“他们做这种事情,无法逃过舆论!而且英国人和邱吉尔也不会接受英德媾和!”

朱可夫在一旁轻声反对着。这个言论在战争爆的初期就曾从朱加什维利的口中吐出。这是第三次了。

“可能吧!”朱加什维利点了点头。

“可是直觉告诉我,一但苏联失败了。随着德国再次将矛头对准英国。英国在遭受惨败或是直接的威胁后,戈二习内庞大的反邱吉尔力量就会团结起来,邱吉尔很有引下台。从而为英德媾和铺平道路。或许

从窗边又走到办公桌边的朱加什维利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着一些问题。

“也许,如果苏联失败了。面对数百万德军调回法国,邱吉尔”他会主动向希特勒伸出橄榄枝。从而结束这场战争,换取英国的生存,现在对于英国而言,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希望。至少在关国解决掉日本之前。英国的力量无法保卫英国。要么流亡加拿大,要么接受德国提出的体面结束战争的和谈。对”邱吉尔一定会这么做的,至少德国已经帮助他消灭了一个,敌人!”

正如过去一样,朱加什维利越来越相信自己的推测,似乎自己的推测一定会变为现实一般。每一个都知道。邱吉尔这个对苏联怀有亥骨仇恨的人,现在对苏联的政策不过只是权宜之计,他的目的无非是先在战争中尽可能的牺牲苏联,让苏联精疲力竭,其次长远的目标才是令希特勒德国一败涂地,如果苏联真的失败了。那么邱吉尔会怎么做呢?他无疑会变得非常现实,拒绝激怒希特勒那个疯子,从而保护英国的利益。

“我们一直在犯错!”

突然朱加什维利的声音变得高亢起来,甚至于表情变得有些激动,突然他走到了书橱前,从中取出一本《乌米扬诺夫选集》,看着目录找打开了要看的那一页。

“我们的对外政策一直受到党拉基米尔伊里奇对外政策上的指导!”

看着书的朱加什维利开始读了起来。

“与帝国主义联盟中的一个国家达成公事协议”只要这种协议不违背的苏维埃政权的原则。反而加强他的地位和减轻某一帝国主义国家对他的压力

读完这一段后朱加什维利重新将书塞回书橱。

“但这是并不是真理!乌米扬诺夫同志曾说过,每个人都会犯错,他也不例外,而我们却一厢情愿的相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是不会邪,错的,他的思想、他的方针决策着我们党和政府的决策与路线

在朱加什维利拿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时。莫洛托夫、朱可夫、贝利亚都只是静静的听着,这是两个巨人之间的交锋,他们没有能力参与其中。

“为了退出战争。乌米扬诺夫同志和德国人签定了布列斯特条约,这是正确的,为了实现军队的现代化,我们和德国进行军事合作,同样是正确的一次又一次的正确,让我们对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迷信了起来。在这场战争爆之后。面对邱吉尔伸来的橄榄枝,尽管知道他们在背后隐藏的祸心。但是因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对外政策上并不否认采取这些步骤,使得我们决定接受英国人和美国先后伸来的有毒的糖果”。

站到莫洛托夫面前的朱加什维利,仰着头向天花板吐了一口烟。继续说了下去。

“我曾说过,他们应当是我们在反对法西斯德国的斗争中的盟友,显然从一开始。我们一厢情愿的相信,法西斯同样是英美两国最大的敌人。但是现在呢?残酷的事实证明了一点。法西斯从来就不是英美最大的敌人,他们的心腹大患是苏俄。是这个世界上无产阶级国家”。

朱加什维利的话令朱可夫光秃秃的额上冒出了一些汗水,随着他的“演说。”朱可夫慢慢的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强调这一切,他正在为自己寻找借口和理由。一五计划接受美英贷款、动大清洗、与英美结盟等等。几乎每一次,当他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他总会从《乌米扬诺夫选集》中寻找着答案。而现在他又要做出什么重大的选择呢?

在朱可夫思考时。不知道什么时候那本书再次从书橱上回到了的朱加什维利的手中,只不过换了另外一本而已。

“同志们。现在我们的形势和旧口年的是如何的相似?尽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犯过一些错误,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他在很多方面的正确性,尤其是他在预见未来上所拥有的力量!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境。乌米扬诺夫同志在那时就已经为我们想到了,并且提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不过这一次,翻看着文选的朱加什维利并没有像上一次一样阅读文选中的内容,而是在仔细翻看了一会后,走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后一言不的坐在椅子上拿起了笔,在一张信纸上书写着什么。

十几分钟后,经过几次修改之后,朱加什维利抬起头看着朱可夫。

“朱可夫同志,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印成表格由总参谋部在短期内广泛的向部队征求意见。

走到办公桌前,静静的接过朱加什维利递来的那张薄薄的纸。尽管纸很轻,但朱可夫却感觉有数万吨之重,重的自己根本拿不起来。曾经在革命的那一年,自己同样填写过一张这样的纸。

“关于德国最近是否可能动攻势?,关于德国最近是否可能动攻势?”能否有秩序的退却,能否长期地阻止德国向俄国腹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