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故人(1 / 2)

佳婿 夜惠美 0 字 2022-01-28

 翌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宁欣送走李冥锐后,交代了周妈妈几句府中的事儿,她只带着抱琴,乘坐马车离开燕国公府邸。</p>

宁欣出门一向是轻车简从,因此抱琴同她坐在一辆马车里。</p>

这辆马车在外看起来不显眼,然里面修缮精美舒适,抱琴将泡好的茶水递给宁欣,并且拉开抽屉,里面整齐的分成六个格子,点心,干果,果脯按种类不同分别放置。</p>

“抱琴,你说燕国公夫人现在在想什么?”</p>

“奴婢不知。”</p>

抱琴见到宁欣唇角勾起,试探的问道:“莫非国公夫人又想算计您?”</p>

“有句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宁欣抿了一口茶,并捻了一颗酸梅子放到了口中,舒适般的合上眼眸,“我想她眼下一准是很得意。”</p>

得意的人,下手会没有顾及,最近几日宁欣得盯紧李冥锐才行!</p>

如宁欣所想,燕国公夫人听李妈妈说宁欣门后,眼角眉梢透出一抹得意来,静怡师太的名头真是好用……虽然她同静怡师太见过几面,在佛法上她也曾受过静怡师太的指点,但她同静怡师太的交情没好到下毒这事都会说的地步!</p>

燕国公夫人得意的笑了笑,她最相信的人始终是她自己!</p>

“既然世子夫人坐不住了,我也得准备一番。”</p>

“是,主子。”</p>

……</p>

静怡师太是佛门出名的女尼,在禅宗中有独特的地位,据说同兰山寺同属一脉。</p>

在大唐,佛家道家双星闪耀,最近几年兰山寺出现了佛子,佛家稳压道家一头,由此的好处是,佛宗修行的寺庙庵堂香火鼎盛,前来进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p>

静怡师太修行的庙宇,起名为水月庵。</p>

水月庵修建在距离兰山寺不远的地方,静怡师太好静,以修行为名很少接待普通的百姓,能进水月庵的人非富即贵,因此水月庵每年接待的人虽然少,但获得的供奉并不少。</p>

静怡师太不仅有一身高深的佛法修为,她还给有缘人‘诊脉’,水月庵后山又有清凉甘甜的‘月泉’水,勋贵和重臣夫人时常光顾水月庵。</p>

有人为研读佛法,有人为了求得静怡师太诊脉,亦有人求‘月泉’水冲茶,总之静怡师太也是禅宗响当当的名人,她在京城勋贵命妇圈子中甚是有地位。</p>

宁欣被抱琴搀下了马车,抬头看去,清雅幽静的水月庵修建在半山腰,庵堂的门是新修的,从庵堂走出来的女尼面容清丽,僧衣簇新整洁,从她身上可以看出,在水月庵修行是个不错的选择。</p>

在禅宗中,和尚比尼姑更得世人看重,大唐的尼姑庵出过很多起尼姑卖淫的事儿,倒也不是尼姑们都是淫荡的,只是修行也得要银子。</p>

水月庵从哪方面看都是正正经经的庵堂,静怡师太从不接待男人,哪怕那人是皇帝也不接待!</p>

“女施主何来?”</p>

清丽秀美的女尼年岁不过十五六岁,她走进后,宁欣闻到一股清淡的檀香,再看她的眼睛……静如止水,经常在佛前念经的人才有此出尘的仪态。</p>

宁欣并没同她打禅机,微笑道:“燕国公府。”</p>

女尼平静的问道:“女施主何人?”</p>

“世子夫人。”</p>

“请您稍后,贫尼进去回禀庵主。”</p>

女尼稽首行礼后,转身进了水月庵。</p>

宁欣低笑道:“真是意外的惊喜呢,”</p>

不大一会工夫,从水月庵走出四名女尼,她们的仪容不在方才那名女尼之下,四人齐齐稽首,“庵主有请女施主。”</p>

“静怡师太身边无客人?”</p>

“庵主一直在闭关苦修,今日心血来潮出关来……庵主说女施主是有缘人,她是为您才出关的,因此庵主不会见除您以外的任何人。”</p>

一直闭关?燕国公夫人前两日来过水月庵,那她没见到静怡师太?</p>

静怡师太倒是将宁欣的地位抬得挺高的,宁欣淡淡的一笑,”有劳女师傅。“</p>

女尼领着宁欣进了水月庵,在外面时候,宁欣能感到水月庵的清静,祥和。走进水月庵,宁欣不由得赞叹水月庵修建得很巧妙,庵堂,佛殿的布置很有讲究,完全是仿照佛家的传统,她仿佛能嗅到一抹不同于红尘中的清雅气息。</p>

”水月庵是庵主一手建造的。“</p>

女尼略带骄傲的说道,”许多勋贵夫人到水月庵都如同世子夫人一般。”</p>

“有此宝地,诸位女师傅修行会更便利,静怡师太果然出手不凡,采天地之灵气,聚八方之佛香,水月庵果可谓佛家圣地。“</p>

“女施主身聚慧根,庵主的苦心并非谁都能知晓。”</p>

女尼对宁欣更显得尊重了几分,来到庵堂轻轻叩门,“庵主,燕国公世子夫人到了。”</p>

“有请。”</p>

随着这道平和的声音,女尼闪开了道路,宁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走进庵堂,佛像下,盘膝坐着一名身穿青灰僧袍的女尼。</p>

女尼年岁不过四旬,慈眉善目,宁静肃穆,她一双眸子如同古井一般,亦有不沾红尘的佛家气派。</p>

宁欣掩藏起一丝的异样,稽首道:“见过静怡师太。”</p>

”世子夫人不必如此。”</p>

在宁欣打量静怡师太的时候,她也在观察宁欣……燕国公世子夫人果然生得一副嫩若娇蕊的体态样貌,细腻柔滑的脸庞清而不妖,虽然有着一双含水且雾气缭绕的水眸,然却不会让人感觉到她的脆弱怯懦。</p>

宁欣身上的配饰并不多,首饰也不是贵重的,但静怡师太有种感觉,宁欣并不需要首饰来凸显自身的气质。</p>

浓妆淡抹总相宜说得便是宁欣!</p>

”请坐。”</p>

静怡师太让宁欣坐在自己侧面的蒲团上,“取月泉水煮香茗。”</p>

”是,庵主。”</p>

“还请世子夫人品鉴一番。”</p>

“早听闻水月庵的月泉水煮茶有名,没想到今日得幸品尝到茶水,我一定要好好品尝,不辜负庵主的厚爱。”</p>

“世人大多以讹传讹,月泉水也罢,井水也好,不都是泡茶的水?”</p>

静怡师太淡淡的一笑,“一杯茶水而已,世子夫人莫要被盛名所扰。”</p>

“师太果然是看破红尘的高人。”</p>

宁欣慢慢的垂下眼睑,露出一抹的哀愁,“我虽是生而富贵,嫁得富贵,燕国公世子甚是珍爱于我,世人都说我是最最有福气的人,但人在俗世中,怎能事事顺心?我……虽是懂得粗浅的医术,但能医旁人医不了自己,烦躁的心事不知同谁说!”</p>

“世子夫人因何事心绪不宁?”</p>

此时,门口的女尼将煮茶的茶壶等物送进来,静怡师太道:“你先出去。”</p>

“是。”</p>

女尼看了一眼宁欣,能得庵主亲手煮茶,燕国公世子夫人好大的机缘。</p>

女尼出庵堂后,顺手带上了门。</p>

静怡师太动手煮茶,宁欣偷看她煮茶的手法……眸色更显得暗淡了几分,轻声说道;“不过是一点点俗事,一点点的奢望,我不敢打扰师太清修。”</p>

“佛渡世人。”</p>

静怡师太将煮好的茶水递给宁欣,“贫尼佛法修为有限,但也许可解有缘人的困境,世子夫人不妨同贫尼说说看。”</p>

宁欣默默的端着茶盏,似在用茶盏温暖手心,喃喃的说道:”许是我上辈子罪孽深重,这辈子才做不得母亲……无法生下子嗣,我还算是女子?”</p>

“世子夫人同世子爷成亲不过半年,世子夫人实在是不用如此悲观。”</p>

“旁人都有了,就我没有,燕国公血脉单薄,我岂能不急?”</p>

宁欣咬了咬嘴唇,神色不安焦躁,口无择言的说道:“世子好不容易归宗,正是大展宏图之时……若是世子繁忙起来,我又怎能以女儿私情纠缠他?眼下世子尚在京中,将来……”</p>

静怡师太退下了手腕的佛珠,手指不停的捻动着,“阿弥陀佛,贫尼看世子夫人的面向是有后福的,实在是旺夫旺子的好相貌,世子夫人大可放宽心。”</p>

宁欣深深的吸了一口弥漫在庵堂的佛香,眸色略有迷离之色,半眯着双眸,似无意识一般喃喃的说道:”他迟早要出征的,万一他有个好歹,我将来依靠哪个?”</p>

“旺夫旺子,静怡师太也学会打诳语了,您不必安慰我……我这辈子只怕是在还债……”</p>

静怡师太问道:“出征?燕国公世子近期要离开京城?”</p>

“是的。“宁欣目光无神,”南越是陛下心腹大患……还有越王……“</p>

宁欣面容略有挣扎,仿佛想要摆脱眼前这种无力的局面,就在此时,静怡师太念起了经文,宁欣听了经文后,安静了下来……喃喃的随着静怡师太念诵经文。</p>

静怡师太起身,口中的诵经声音并未停下,踱步道佛像前,点燃摆在一旁的香料,对旁边的地方瞪了一眼,向佛像进香后,静怡师太坐回到原处。</p>

念诵佛经的声音渐渐的停下来。</p>

宁欣抬眼问道:“怎么?我怎么轻松了许多?”</p>

“贫尼不是念了一遍经文,世子夫人在烦躁时,不防多念几篇经文。”</p>

静怡师太柔和的建议宁欣,“世子夫人也通岐黄之术,本不该贫尼多言,不过,既然今日有缘同世子夫人相见,贫尼班门弄斧帮世子夫人看看脉象可好?”</p>

“有劳静怡师太。”</p>

宁欣感激的将手腕放到膝头,静怡师太将手指按在她手腕上,仔细的摸脉,过了一会,静怡师太道:“世子夫人身体无恙,并非不能受孕,放松心绪,灵儿自现。”</p>

“希望如此。”</p>

宁欣跪直了身子,虔诚的向庵堂的佛像叩首。</p>

静怡师太在一旁捻着佛珠,等到宁欣叩拜完毕后,说道:“水月庵后山景色怡然,世子夫人若是有空不防去观赏一番,您许会另有所得,世子夫人切记顺心而行,佛祖不会亏待信徒。”</p>

“多谢静怡师太指点,然不巧得很,燕国公府有事待我处理,改日我再来聆听师太佛音,欣赏佛家出尘清淡的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