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节口不择言(1 / 2)

 早礼之后,内宫和外宫都安排了宴席。</p>

朱仲钧在外头接受命官的朝贺。</p>

而顾瑾之在里头,接受内外命妇的礼。</p>

宴席就摆在曦兰殿。</p>

宫里的妃子们,除了一品的皇贵妃,其他都要来给顾瑾之行礼。而外命妇,只有一品的诰命进宫。</p>

成姑姑依旧为礼者,引顾瑾之入了正席。</p>

礼乐起,先升了王妃座。</p>

顾瑾之依旧行了四拜礼,拜了妃位,而后才坐下。</p>

等她坐下,众人才纷纷落坐。</p>

宴席开始。</p>

顾瑾之瞥了眼众人,不少陌生的面孔。</p>

她在京里这些年,认识的夫人,大都是因为人家生病了……</p>

可是满京城里,找她看病的,仅仅占了极少数。</p>

所以,大部分贵夫人对于顾瑾之而言是很陌生的。</p>

朱仲钧的叔叔和哥哥们,携了王妃,纷纷从各处的封地赶回来参加庐阳王的婚礼。</p>

朱仲钧的哥哥只有三位,其中南昌王的王妃龚氏顾瑾之认识,另外两位没有见过;朱仲钧的叔叔们则很多,那些老王妃都在封地,大部分没有见过。</p>

还有各位长公主、大长公主等。</p>

顾瑾之的目光从她们的脸上一一滑过,记下她们的样子。</p>

又想到三个月后就要去庐州,跟这些人的来往不会多,记她们的模样也是没必要的,又收回了目光。</p>

宴席吃了一个时辰。</p>

而后,散了席,开了戏台。</p>

不少夫人赶过来,跟顾瑾之说话。</p>

一品诰命夫人,大多年纪比较大。</p>

顾瑾之态度温柔和她们说着话。</p>

轮到简王妃的时候,她的笑容很勉强,有点不情不愿的。</p>

坐在比较远的夫人们便开始议论简王妃:“……变了很多。”</p>

“瘦了。”有人说,“从来不这样。”</p>

“眼神也呆了些。”这是说简王妃不似从前那么姿态雍容,变得有点躲闪,似没见过世面的人。</p>

她真是变化很大。</p>

这一年多,简王妃没怎么出门,大部分的应酬都让世子夫人代劳。</p>

因她是王妃,能让她亲临的人家少之又少,倒也不让人察觉有异。</p>

今日是她这将近一年头一次到大庭广众之下。</p>

在场的一品诰命夫人和公主们,谁没有见过简王妃?</p>

她的异样,让众人大为惊诧。</p>

从前的简王妃,可是个温柔端庄的女人。虽然不是那伶牙俐齿的,却面面俱到。看到谁,她都是以礼相待,没人不夸的。</p>

今日别说行礼,就是好好说话,她都眼神含糊躲闪,畏畏缩缩的。</p>

看到顾瑾之,简王妃有点害怕。</p>

到了申初,外命妇们都起身告辞。</p>

众位妃子们也先后告辞。</p>

德妃最后一个。</p>

她留下来和顾瑾之说了会儿话。</p>

偏偏两人不够亲密,没什么话题。</p>

顾瑾之就问起三公主。</p>

三公主已经满了两岁。</p>

“她什么话都会说。”提起三公主,德妃满脸笑容,话匣子也打开了,“前日我去瞧她,她问我,为什么她长了腿……”</p>

顾瑾之噗嗤笑,问:“竟然问这个?”</p>

“可不是。”德妃眼角堆满了笑,“我说,长了腿是走路的。她便问,为何非要走路,能不能像墙角的桂花一样,坐在盆里,叫嬷嬷洒水……”</p>

顾瑾之想象那情景,不由大笑。</p>

德妃也笑,道:“……我说,你也可有坐到花盆里,叫嬷嬷给你洒水。昨日皇上来景和宫,跟我说,三公主非哭闹着,让人把屋子里的桂花树给拔了。乳娘秦嬷嬷和几个服侍的挨不过,只得拔了。结果,三公主自己坐到了花盆里,还叫了秦嬷嬷拿水洒她,秦嬷嬷怎么哄也是不济的。要抱她起来,她就哭个不停。正好陛下去看她,这才将她抱了起来。”</p>

顾瑾之更是笑得不行。</p>

成姑姑也忍俊不禁。</p>

宫里的几个孩子中,因为三公主长得像皇帝,皇帝最是疼她的。</p>

“……陛下问她为什么非要坐到盆里,她说她也想开花,香香的。还说是母妃告诉她的。陛下来问我,又是气又是笑,说我也像个孩子,胡言误导了三公主。”德妃继续道。</p>

说到这里,她眼神褶褶生辉,自己也忍不住笑出声来。</p>

这些日子,皇帝总往她那边去,目的是为了抬举顾家。</p>

看得出,德妃因此而喜悦,整个人都洋溢着愉悦。</p>

“三公主好有趣。”顾瑾之笑着道。</p>

孩子的世界里美妙又奇幻。</p>

“是啊。”德妃道。而后又想起什么,神色一黯,“要是一直这样有趣就好了……”</p>

做母亲的,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孩子永远快乐健康,没有苦难。</p>

但,怎么可能呢?</p>

随着成长,经历的事越多,要是再那么单纯,就不是什么有趣,反而是愚蠢了。</p>

“自从张淑妃被关到了冷宫里,大公主就吓得病倒了,人瘦了一圈,陛下还非要她从坤宁宫搬出去。”德妃突然转了话题,道,“怎么说,张淑妃也是大公主的生母,为宫里添丁增口了,是有功的。不明不白就关了起来,这宫里的规矩也真够无情的。将来若是我稍有差池,三公主她……”</p>

她有点兔死狐悲。</p>

宫里谁没有呢?</p>

除了谭贵妃感到快意,其他的妃子们都人人自危。</p>

顾瑾之听了德妃这话,脸色一变。</p>

“娘娘!”顾瑾之声音微微提高了几分。</p>

隔墙有耳,这深宫大院,德妃居然轻易说这些话……</p>

要不是她只生了公主,要不是皇帝需要顾家,德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p>

她这么一声,让德妃心里一跳。</p>

兰儿每每劝她,说话需得三思。</p>

可在顾瑾之面前,又提到了三公主,德妃放松了戒备,心里的话就脱口而出。她原本就是个没什么成算的性格。除了自己的亲堂妹,旁人跟前,德妃也不会说这种话了。</p>

热乎起来的气氛,顿时凝固起来。</p>

德妃也自悔失言,不再多语。</p>

“时辰也不早,我不虚留娘娘了。”顾瑾之恢复了笑容,对德妃道,“等得了空,我再陪娘娘去看三公主。我要在宫里住些日子,以后常给娘娘作伴。”</p>

德妃就起身告辞了。</p>

回到了景和宫,一直跟在德妃身边的兰儿就跪下,求着德妃:“娘娘,今日幸好是庐阳王妃,若是旁人,话岂不是要传出去的?要是传到了陛下耳朵里,陛下岂不疑心娘娘说陛下为父不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