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节尾声(3)(1 / 2)

 简王妃娘家也是世族大家。可简王乃是堂堂亲王,简王妃的继妹做了偏妃,也不辱没家族,于是,简王妃的家族就同意了</p>

只有简王妃不同意。</p>

三妹怀了孕,简王妃让人瞒着简王,自己派人,说去接三妹到府上,却偷偷将她弄走。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p>

而后,那三妹就死了,还生了个女儿。</p>

那个女儿,就是含卉。简王妃叫人拿去弄死,只当神不知鬼不觉。</p>

这些,简王原本不知道的。简王那时候还在到处找那个小姨子。</p>

但是,简王妃家里其他人知道这隐情。</p>

他们总不能因为那个三姑娘犯了错,就和简王妃闹翻,所以也藏着没说。</p>

而简王妃的其他姊妹们,知道她这个人狠辣,从此就断了和她来往。</p>

简王妃心里有了这个隐情,憋了十几年。后来年纪大了,又因为女儿婚姻不幸触动心事,引起了精神病。</p>

害死了人,总是怕有鬼灵来索命。这些话,她无法跟任何一个人倾诉,日复一日,就得了病。</p>

简王一开始并不知情。</p>

而后,简王妃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不知不觉把这段往事告诉了简王。</p>

简王思念曾经的情人,更想找到那个丢失的女儿。</p>

他心想,那孩子多半是死了吧?</p>

顾瑾之无意间发现了含卉。她当时,只是天马行空的想,含卉会不会和简王府有点关系?毕竟含卉眉宇间很像简王妃。</p>

然后,她就派人私下里去找了含卉的养母。</p>

含卉的养母把含卉身份告诉了顾瑾之:含卉是一位在大户人家做下人的同乡抱出来的,说要弄死。那位同乡很可怜含卉,就把含卉交给了她的养母。</p>

含卉的养父母,成亲四年无子。他们夫妻善良,那位同乡又给了点银子,他们就收下了含卉。含卉到了家里,没过半年,含卉的养母就怀孕了。</p>

含卉养父母都觉得含卉是他们的福星,从此就真的待她像亲生女儿般。</p>

当初他们收养含卉,含卉襁褓里是有个玉佩的。</p>

不管日子多难,含卉的养母都舍不得卖了那玉佩来换口粮,宁愿饿死。</p>

那位善良的老妇人,总是盼着将来有一天,含卉的家人会来找她。这样,含卉也能过上好日子,她知道含卉出身不简单。</p>

顾瑾之派人去要那块玉佩,那位老妇人知道庐阳王府乃是含卉的主子家,就给了。</p>

那块玉佩,乃是当年简王给自己小姨子定情信物。</p>

顾瑾之一直留着,直到简王府的人找到庐州,来讨要当年朱仲钧偷了他们的铁矿。</p>

直到两个月前,朱仲钧的大军到了河南,他才把含卉和玉佩交给简王。</p>

简王想要这个女儿,他一直对含卉母女有愧,不管朱仲钧开出什么条件,简王都需要接回含卉的;而简王世子没有反对,因为他不想含卉流落在外,这样对他逝去的母亲和简王府的声誉皆有损。</p>

所以,简王府和朱仲钧结盟了。</p>

****</p>

结盟了两个月,他们就快要打到了京城。</p>

京里却突然加强了抵抗。</p>

不仅仅如此,不少的文臣都被判了流放。</p>

朱仲钧和他的谋士一开始还以为,这些文臣都是主张放弃抵抗,才被判流放的。</p>

后来,燕山说:“爹爹,为什么要流放他们?直接关起来,岂不是更好?现在流放,难道不怕咱们收拢人才吗?”</p>

朱仲钧心里也早有这个疑惑了。</p>

但是他没有说。</p>

因为这个当口,他不能容忍任何变故。他怕有什么不好的事,影响大家的士气。</p>

燕山当面提出来,众人就都看着朱仲钧。</p>

朱仲钧只得道:“那叫京里的探子,查查这些流放大臣的底细......”</p>

流放的大臣,大都是三品和四品的文臣。</p>

一查才知道,他们根本没有主张放弃抵抗。</p>

所以,他们被流放,更叫人摸不着头脑。</p>

“......听说弘德帝病倒了,如今乃是皇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大皇子。”没过两天,又有探子回禀说。</p>

朱仲钧父子三人同时有点怔愣。</p>

他们都知道,顾瑾之就在皇太后身边。</p>

难不成和顾瑾之有关?</p>

京城最近人心惶惶。</p>

不少人举家北迁逃命。</p>

而皇帝病倒之后,皇太后垂帘听政,辅佐长皇子,突然之间流放了十几位文臣,叫人摸不着头脑。</p>

袁裕业也是糊里糊涂的。</p>

皇太后下令流放的大臣,既不是武将,也不是袁裕业派系内的,更不是什么才干大臣。</p>

等这些文臣被流放,朝中彻底被武将掌控。</p>

袁裕业渐渐明白了皇太后的意思,这是想靠武将来撑起朝廷。</p>

结果,到了三月,京城还是被叛军包围。</p>

坚持了半个月,就破城了。</p>

破城之际,弘德帝发病而亡。</p>

袁裕业被抓。</p>

朱仲钧父子进城后,立马冲到了宫里,到处找顾瑾之。</p>

却没有顾瑾之的身影。</p>

朱仲钧急得眼睛都红了。</p>

“......爹,娘是不是跟着皇后和太后等人逃了?”燕山道,“您别急。”</p>

破城之后,京里的锦衣卫,护送皇后和太后等人,逃离了京城,朱仲钧的人已经去追了,迟早能追到的。</p>

不管怎样,朱仲钧都需要把皇子们等人抓回来。</p>

他需要有人禅位给他。</p>

他起事打的名头,是清君侧,而不是谋逆。</p>

如今袁裕业已经抓了,皇帝也死了,朱仲钧总不能自己把自己抬上皇位。他需要先辅佐一位皇子,然后再让那皇子禅位给他。</p>

这样,他才名正言顺。</p>

“燕山,你留下来处理事务,我带人去追皇后他们。”朱仲钧把宫里翻了个遍,最后没有找到顾瑾之,料想顾瑾之可能真的是被皇后和太后挟持而去了。</p>

燕山错愕。</p>

“爹,如今百废待兴,您不能走!”燕山道,“我和二弟去追......”</p>

朱仲钧摇摇头。</p>

“我和你母亲心有灵犀,我这次一定能找到她。”朱仲钧说,“你去找,万一错过了,她又要吃苦。”</p>

父子俩谁也没办法说服谁。</p>

最后,却又侍卫跑过来说,找到王妃了。</p>

顾瑾之藏在冷宫的地窖里。</p>

城破那天,她就和傲雪藏了起来。她们对冷宫很熟悉。</p>

冷宫旁人有个地窖,之前是储藏菜蔬的,而后就废弃了。一般人都不知道。顾瑾之曾经住在冷宫,她就把冷宫内外摸了个遍。</p>

城破前一天,顾瑾之就有那种预感。</p>

所以,她叫了傲雪,两人先藏起来。</p>

她们在地窖里躲了三天。</p>

直到顾瑾之隐约听到了脚步声。那种脚步声,沉重又快速,不似宫里的侍卫。宫里的侍卫,哪怕是再快速奔走,脚步也很轻,这是规矩。</p>

这种脚步声,应该是庐州的人。</p>

顾瑾之这才和傲雪,从地窖里爬出来。</p>

傲雪还担心。</p>

结果,她们出来一看,果然是庐州的。庐州的人,正到处找顾瑾之。</p>

“人在哪里!”朱仲钧的声音有点颤。</p>

他带着燕山和彦颖,往冷宫的方向赶去。他几乎是飞奔着,只想赶紧见妻子一面。想到这里,他眼眶里噙满了泪。</p>

半路上,他们遇到了顾瑾之。</p>

看到他们父子,顾瑾之先停住了脚步。她脸色苍白,衣衫脏乱,狼狈不堪。她很不想这样见他们父子,让他们难过。</p>

可她的丈夫和儿子们,也并不比她好。</p>

他们刚刚进城,都是一身脏乱。</p>

燕山和彦颖都变得高大结实。从战火里滚过的两个儿子,目光坚毅,身躯挺拔,已经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了。</p>

而朱仲钧,白了半头青丝。</p>

顾瑾之的眼睛陡然就湿了。</p>

她站着没动,朱仲钧似阵疾风,快速奔向了她,紧紧搂住了她。</p>

她几乎被他搂得透不过气来。</p>

她能闻到他身上的味道。有点血腥味,仍是无法掩盖那股子熟悉。</p>

顾瑾之泪如雨下,她反手搂住了朱仲钧的脖子,声音哽咽道:“朱仲钧.......”</p>

“.......老婆!”朱仲钧声音嘶哑,湿湿的。</p>

他们夫妻抱头痛哭。</p>

四周的杏花全部开了,此刻纷纷扬扬落下来,落在他们的脸上、肩头、身上。那旖旎的清香,萦绕鼻端,为这重逢添了几抹艳丽。</p>

四年了!</p>

“你还活着!”朱仲钧哭着说。</p>

四年了,他们都是踩着刀尖讨生活。可最终,他们都还活着。</p>

天意成全,他还能再活着见到她。</p>

顾瑾之的热泪滚将下来。</p>

夫妻俩相拥而泣,哭了半天,朱仲钧才松开她。</p>

燕山和彦颖上前,跪下给母亲行礼。</p>

顾瑾之视线里,孩子们的脸庞都模糊了。</p>

她在模糊中,看到了他们的眼眶也泛红,泪水打湿了脸颊。</p>

顾瑾之搀扶起燕山,再搀扶起彦颖。</p>

燕山敏锐看到了顾瑾之行动不便,问:“娘,您的腿.......”</p>

朱仲钧和彦颖的目光,一时间都落在顾瑾之的腿上。</p>

“.......有点跛足。”顾瑾之尽量轻描淡写。</p>

可是她仍感觉气氛一窒。</p>

“彤彤呢,彦绍呢?”顾瑾之最关心的,还是当年彤彤和彦绍,有没有被朱仲钧救回去。看到燕山和彦颖,不见彤彤和彦绍,顾瑾之心里凉了半截。</p>

“他们还在寿城!”燕山忙解释,“娘,彦绍和彤彤太小,咱们行军不能带着他们。”</p>

这四年来,燕山已经蜕变得分外成熟老练,俨然是朱仲钧的左膀右臂。</p>

最终,顾瑾之一家人,先住在了平就殿。</p>

当年顾瑾之和朱仲钧成亲,就是住在这里。</p>

这里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p>

大军刚刚进城,一大堆事要处理。</p>

朱仲钧找到了顾瑾之,心里重担放下,就先去处理大事了,顾瑾之一个人留在平就殿。等处理完事,他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平就殿。</p>

他做得最多的,就是躺在顾瑾之怀里。</p>

他多次对顾瑾之道:“这一路上,我经常做梦。梦到你,我就会想起之前去你们大学看你的模样。天气很暖和,草地软软的,我枕着你的腿打盹。你在看书,阳光照在你的侧脸上,你脸上都有金光......”</p>

顾瑾之记得这件事。</p>

他曾经说过的。</p>

他说,他暗恋顾瑾之的时候,偷偷去她的大学看她。结果,在学校草坪上,看到顾瑾之和前男友相依看书。</p>

那场景印象深刻,他早已代入了他自己。</p>

破城第四天,朱仲钧把弘德帝的四儿子找了回来。</p>

四皇子今年三岁整,正是能抬上皇位,又不可能做皇帝的年纪,是朱仲钧最需要的人。</p>

而其他人,包括谭太后和李皇后等,全都没有回来。</p>

到底为什么没有回来,谁都清楚,却没有人去点破。这些人回来,反而是麻烦,还不如不回来,朝廷更加安稳。</p>

一路跟随朱仲钧的晋王,在破城之后,找到了他的母妃德太妃。晋王并没有其他想法,他如今想的,仅仅是再见他母亲一面。</p>

他还有个小妹妹,他也想找到她。</p>

然后,他想带着母亲和妹妹,去晋王自己的封地,过些简单日子。他母亲十四岁进宫,从此就再也没有出宫过。</p>

顾瑾之也是这四年来,第一次见到德太妃。</p>

德妃苍老了不少。</p>

她由晋王搀扶着,到平就殿来看顾瑾之。</p>

顾瑾之起身迎接她。</p>

看到顾瑾之一跛一瘸的,德妃失声哭了起来。</p>

德妃自己,也苍白了头发。她虚弱得厉害。四年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光阴,却是她们生命最大的坎儿,几乎摧毁了她们曾经的容颜。</p>

顾瑾之也哭了。</p>

她和德妃坐下之后,晋王就在外殿等候,只留了顾瑾之和德妃说话。</p>

“......先皇去世之后,我便想,这辈子大约就是这样了。每次练字、绣花、吃饭睡觉,逗逗雀儿。不成想,后半生,居然过得这么惊心动魄,没有一刻安心的。”德妃眼泪收不住。</p>

这四年,她也吃了很多苦头,和顾瑾之相似。</p>

她被限制自由,关在宫里。宫里那些势利眼,对她并不好,吃住皆苛待她。</p>

“如今,总算到了头......”德妃道,“晋王对我说,他要向王爷辞行,回封地去。我想跟着他去。当年,就该跟了他去的。”</p>

当年并不是德妃不想走,而是弘德帝不让。</p>

那时候,弘德帝很防备晋王,自然要把他母亲留在京里,将来若是晋王有什么不良居心,他母亲就是人质。</p>

德妃却是一直想走的。</p>

“六姐,你保重!”顾瑾之道。</p>

物是人非,到了今天除却一声保重,再无别话。</p>

“你也.......”德太妃顿了下,最终还是道,“你也保重!先恭喜你!”</p>

顾瑾之眼角泛起了泪光。</p>

第二天,晋王和德妃就离京了。</p>

顾瑾之去门口送他们。</p>

半年后,朱仲钧将一位王氏世家女,嫁给了晋王为正妃。晋王妃端庄娴静,和德太妃很投缘,婆媳感情很不错。</p>

一年后,晋王妃就生了个女儿。而后,又添了几个孩子。晋王除了正妃,也有两房偏妃,儿女成群,萦绕膝下。</p>

德太妃真正过起了安享晚年的日子。</p>

直到十年后,德太妃才寿终正寝。</p>

那十年里,晋王每次进京,都会把德太妃的消息,告诉顾瑾之。德太妃甚至会给顾瑾之送些小礼物。</p>

顾瑾之也会托晋王带礼物给德太妃。</p>

只是,顾瑾之一生,再也没有见过她。</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