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准备篇(1 / 2)

 1日,施宜生等在镇江府渡江。16日,渡淮北归。</p>

月6日,正副大金吊祭使大怀忠、耨碗温都谨在慈宁殿向去世的韦太后行礼。由石琚朗读祭文。9日,叶义问、刘允升被任命为正副大金报谢使。除了去答谢金国前来吊祭之外,赵构也密令他们去调查完颜亮是否真的有南侵之意。</p>

5日,赵构正式下诏。立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代、普安郡王赵瑗为皇子,赐名赵玮。7日,加封赵玮为宁国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建王。在这之前,赵构为堵住恩平郡王赵璩与其养母吴皇后的嘴,更为测试一下两个孩子的品性,使出了一招绝的:以宫女0人分赐赵瑗与赵璩。赵璩得到这10个宫女后左拥右抱,好不快活。赵瑗的老师史浩则警告赵瑗“这是皇帝借此考验你,千万不能胡来”过了几天,赵构果然将宫女全部召回检验。赐给赵瑗的10人都还是处女、赐给赵璩的10人已非完璧。就这样,赵瑗惊险的赢下了这最后一关…</p>

这时,正巧不同意立赵瑗的韦太后去世、吴皇后已无话可说、张焘密奏建储、利州路提点刑狱使范如圭密封至和嘉佑年间的名臣奏章共6封(全是劝仁宗皇帝在宗室中选择立储的)献上…于是,建王赵玮就这样被定下了名分。</p>

月上旬,山东东路海州东海县的张旺、徐元等百姓聚众造反。完颜亮派徐文、张宏信率舟师900前往征讨“朕意不在一邑,欲试舟师耳”</p>

1日,参知政事贺允中出使金国归来,上奏金国势必败盟,大宋宜为之备。</p>

金国东海县民造反的人中有一个叫李秀的,他秘密联络南宋的淮南东路副总管宋肇,说自己希望南归。但现在正值敏感时期,南宋一方面感觉这是真的,另一方面又怀疑他会不会作为金国大军南下的前锋?于是17日,紧急任命江南诸路马步军副总管刘光辅改任淮南诸路副总管,驻兵楚州,以为之备。</p>

刘光辅还没到任,李秀又派人秘密来见楚州代理知州徐宗偃请求支援。徐宗偃以恐生边衅为由拒绝。</p>

7日,恩平郡王赵璩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但从现在开始,他被定性为皇侄…</p>

4月6日,去年出使南宋的副使耶律翼被杖责一百、除名。正使施宜生被烹死。</p>

因杨存中的建议,南宋朝廷决定在荆南府、江州创设两支军队。5月4日,刘琦被任命为荆南府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8日,戚方被任命为江州驻答刂御前诸军都统制。</p>

6月,徐文击败张旺、徐元,东海县的造反被平定。</p>

7月5日,完颜亮下旨“东海县民为张旺等所诖误者,并释之”6日,张宏信因讨贼不力,逗留山东东路的莱州,与妓女鬼混,被杖责一百。</p>

为了与南宋的这场战争,大金国内开始总动员。完颜亮下令在金国辖下的各族及诸路州县中籍丁充军,凡年0以上、50以下的都要从军。在这种力度下,集结起的军队达到了传说级,很多版本都没法确定到底有多少…</p>

按完颜亮自己说,他南征军力是500万…</p>

据完颜亮本人写的那首最著名的诗采信,是100万…</p>

据宋史大家王曾瑜先生考证,此次南征完颜亮自将中军是17万、浙东水师7万、西蜀道,汉南道共7万人,合计1万大军…</p>

就算只是1万吧,看一下这对当时的金国意味着什么:金国当时人口总户数是550万户、人口600万左右。于是可得出:这次战争,金国约每100人养一个兵…</p>

那怎么个养法呢?</p>

首先是马,金军上阵一般是一人配两马三马,此时契丹大起义还没爆发,养马地很安全,又经绍兴和议的十余年休养,马的集结在原则上是没问题的。可实际运作却困难重重,竭尽全力连公务员的专用马都没收了,也只搜括到近60万匹。运输途中又损耗了1/10左右,这样等到临战前,部队的含马量远远达不到要求,最多只有八成…</p>

还有粮。0万大军,按每人每天1斤的饭量算,每天就是0万斤。按宋时亩产量10斤左右,那就是每天要吃掉几千亩的产量。跟百年不遇的大蝗灾差不多了…</p>

有人会说,粮食每天都要消耗,这些人哪怕不当兵一样得吃,所以这帐算错了?不!这里有个最根本区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