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无相帮,自筹谋(1 / 2)

 邓资身为郡丞,在郡府之中自然有耳目的存在,是故不用许文峰提,他便知道了许文峰向太守李颙求取陈家堡周边荒地,李颙直接将陈家堡周边千亩无主荒地都批给许文峰的事情,对此却是颇为哭笑不得,江州大户多了去了,其中多半都是依靠土地而生,荒地这么多,怎么也没见有人动过心思?</p>

对于荒地,两汉都是多出颁布鼓励开垦的律令,其中多半是减免税收或者是干脆几年不受赋税,毕竟开垦荒地乃是为国家增加土地,土地增加了,税收到时候自然会上来,皇帝都不是傻子,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是故对于开垦荒地,都是有专门的优惠律令的。</p>

可见在开垦荒地一项上,是有利可图的,不过垦荒垦荒,所垦出来的土地之前可是荒地,没有一丝一毫的肥力,这样的土地前三年基本上不会有任何收获,为啥?肥力不济!</p>

两汉时期并不比现在,现在社会就算是还有荒地,开垦出来各种营养液人造肥料一用,根本用不上一年,这新开土地就能变成肥地,可是两汉时期不行,那时候压根儿没有化肥这玩意儿,虽然已经学会了施肥,但是所用的肥料却是极其有限,是故需要三年左右,才可将新开的土地养成熟地,从而获得收益。</p>

这若是平常,三年对于大户人家也是等得的,虽然前期投入大一点儿,但是未来收获摆在那里,大家自然动心,可是现在不行,现在巴郡可是处在战乱时期,前一阵刚刚传来朝廷的征蛮大军损兵折将,估计这蛮兵叛乱也不知道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若是这时候接了荒地,开发出来的时候蛮乱已经平息了还好说,若是蛮乱没平息,那投入岂不是打了水漂。</p>

所以尽管因为战乱导致耕种废弃成了荒地,但是还是没有大户出手取这些土地,一切还是等平息了蛮乱了再说。</p>

而且开垦土地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荒地之所以称为荒地,除开肥力不壮之外,多半是水利未修,杂草丛生,杂草还好说,拔了就是,可是水利可是个大问题,就算是许文峰接手的陈家堡周边的土地有部分是原来居住在陈家堡内的陈氏族人的土地,可是因为战乱到如今估计也是水利不整,难以为继。</p>

所以,对于许文峰求取的一千亩荒地,就如张宪这个对头也没有多做表示,这其中固然是碍于太守情面的缘故,但是更多的则是想看许文峰的笑话。</p>

故而在邓资回家见到许文峰之后,不等许文峰开口提出耕牛种子等东西,反倒先把许文峰数落一顿,劝导许文峰不可好高骛远,要做好眼下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云云,却是只字不提帮助许文峰开垦荒地的事情。</p>

许文峰一看哪里还不明白:好嘛,这明显是暗示自家不要开这个口,这让许文峰心中不免有些不忿,不过换位思考一下,若是自家是邓资,再看不到前景的情况下说不得还真不愿意过多的投入。</p>

想到这里许文峰之前想请邓资帮忙弄些种子农具的心思就淡了,当下只是简单的说了邓资批了千亩荒地给自家的事情,随后又以自家军中有事,有些恹恹的告辞离去。</p>

许文峰的态度邓资自然是看到了的,不过目前许文峰的确是没有拿出什么骄人的成绩,是故也没体现出多大的潜力,邓资自然不想过早的多投入东西,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落个万劫不复的下场。</p>

出了邓府,许文峰心中微微有些不爽,不过也没太埋怨邓资,观效而投和待价而沽差不多,只不过前一个是投资人看被投资人,后一个是被投资人要挟投资人,双方都是互相观察利用而已,现在他许文峰没有表现出足够投资的潜力,邓资自然不敢轻易的多投入。</p>

邓资这头走不通,荒地却还是要开的,毕竟许文峰已经打定了注意不让别人以粮草威胁自家,所以出了邓府之后便立即到了市场,询问耕牛价格,一问才知道耕牛价格做事不便宜,一头小牛足足需要数千钱,而成年耕牛就需要上万钱,而且出售的人少之又少,整个市场上几乎没有几头。</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反倒是骡马要多一些,不过骡马这东西相比耕牛来说却是难饲喂一些,且不如耕牛受累,不要看耕牛耕地慢慢吞吞,但是人家可是能不休息一下一直不停地走,骡马就不行了耐力上要差很多,而且骡马的价格也不低,口袋里没几个钱的许文峰自然也担负不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