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敌势滔滔(第二更)(1 / 2)

 光和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讨逆校尉许文峰集麾下两千校尉兵卒并义民何沫等率领的义从共五千人兵出宕渠,开赴广汉郡平叛。</p>

五千大军逶迤而行,沿着渠水南下,五日之后到达垫江县,同在垫江县之外集结的冯仑等人汇合之后便开赴广汉郡。</p>

从地图上看,从宕渠入广汉,最好的路径乃是先到安汉,然后从安汉如广汉郡,且此时与安汉相对着的广汉郡的地盘已经被叛军或占据或攻破,从这里进入刚好可以加快攻伐广汉郡叛军的速度。</p>

然则这时候的交通不行,五千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不再少数,要是单纯的依照陆路运输,即便是到达安汉之后还可以就地征调粮草,只在路上吃的粮草算起来也依旧会拖累许文峰进军的速度,加之从这里进入的话敌军情形不明,难免一不小心就撞入到叛军的包围圈,所以经过许文峰和麾下众属将的讨论,最终把进军路线定在了从垫江县入广汉郡。</p>

这一进军路线自然也通知了聚兵的冯仑等人,后者等便将麾下聚集在了垫江县外,只等许文峰到来汇合。</p>

大军汇合之后,许文峰便让程苞带着麾下前去垫江县征调粮草,自家则和冯仑等见面,通过冯仑等玩家从广汉郡得到的情报再结合自家得到的情报来估计广汉郡的敌兵形势。</p>

两下里一合计计算才蓦然发现,现下自家面对的敌人单从人数上来说,却是相当的惊人:按照粗略的估算,现下在广汉郡的叛军人数足足达到了十三万人。</p>

这个数目让的许文峰和冯仑等人狠狠的咽了一口吐沫,十三万人,足足是自家现下总人数的十倍还多。</p>

好在这十三万人并非都是聚集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广汉郡的大部分地区,不然这种几乎等同于飞蛾扑火一般的事情,别说冯仑这些虽然有军职但是不在编的武将了,就是许文峰这个正儿八经的大汉讨逆校尉说不得也不会进入广汉郡对付叛军。</p>

看到这里恐怕各位童鞋就有些迷糊了,之前不是还说最初的叛军仅有两万多人么,怎么现在一下子激增到了十三万,莫非笔者不会计数不成?</p>

这却不是因为笔者不会计数,而是因为大家忽略了玩家。对,没错,就是玩家,《兵锋三国》可是个游戏,当初巴郡玩家聚兵对付板楯蛮的时候都聚集了二十多万的大军,这广汉郡虽然不如巴郡大,但是玩家若是想要聚集十万左右的军队自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平均每人带一百兵卒,仅仅需要千名玩家就能聚集十万的兵卒,那些个稍大一点儿的帮派势力每人何止带一百兵卒?</p>

可明明知道这是反叛行为,为什么玩家们还参加道叛兵之中来?这十多万人聚集在一起,对付两万叛乱的征蛮大军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p>

这就要说明一下玩家的行为,现下的大汉,是断然不能给玩家们正经儿的出身的,整个大汉这么多人,做到校尉且统领两千兵卒的目前仅有许文峰一人,至于去岁名噪一时的永汉郡,连个浪花都没翻出来就被乌桓骑兵踏平,那个建立了永汉郡的神武阁也是在乌桓骑兵和一些有心的玩家帮派势力的打击下烟消云散,当初被玩家津津乐道的永汉郡就像是一出闹剧一般,前后不足一个月,便直接消失不见,最后大汉政府只是对乌桓人进行斥责,压根儿对乌桓人灭了大汉承认的一郡的事情再做其他作为,还是时任右北平太守的公孙瓒对乌桓人用兵,算是惩戒了一番。这说明系统是不会轻易让玩家们担任郡府一级的官吏。</p>

永汉郡的结局也让那些个蠢蠢欲动想要仿效神武阁的玩家势力一阵清醒,纷纷安奈住了心中的冲动,老老实实的发展自家的实力,只等黄巾起义以后天下大乱的时候再趁势而起。</p>

现下已经是光和六年,也就是公元一八三年,若是按照正常历史,明年二月份儿黄巾起义就会爆发,到时候大汉就会一团乱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