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第一次(中)(2 / 2)

除开那些用来盛放食物的工具之外,必不可少的当然有割肉的匕首、喝汤的汤匙、插肉的双头插、夹肉或夹菜的箸。

吕哲率先屈膝跪坐而下,随后是赵歇,最后才是汉赵两边的臣工与臣子。

在吕哲的长案上摆放着一个已经温好酒的斝,除了他之外则是全部使用觚。

斝的样式与“爵”的款式差不多,不过它要比酒爵大上至少两倍。斝是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有青铜铸造,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由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而这里赵歇的安排是吕哲使用斝,包括赵歇在内的所有人则是用觚。

觚是什么?其实它也是一种酒器,不过是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觚初现于二里岗文化,到西周中期已十分罕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

华夏文明讲究礼仪尊卑,认为一切东西都包含了礼仪,在一系列的礼仪之中定下尊卑,有尊卑才会让社会和谐,懂的礼仪既是知道规矩,那么也就不会做超过自己权限之外的事情,减少破坏规矩而产生的动乱。

礼仪尊卑重要吗?对于统治阶层来说自然是无比的重要,他们用这一套规矩、认同这一套规矩、推广这一套规矩,社会精英一概的执行下,上古先秦从未发生过农民起义的例子,而奴隶的起义虽然有却是极为少见,且每次都被统治阶层连同非奴隶阶层迅速地扑灭。若是按照现代的解释,所谓的规矩是介于律法和普世道德观的产物。当然了,建立一套规矩的出发点都是被用来巩固统治地位,因此规矩对于“当局”自然是最有利的,解释权也在“当局”。

所有人就坐完毕,不知道是谁鼓了三下掌,掌声过后位于遮阳棚之外的乐师开始演奏乐曲。

音乐之中有很明显的赵风风格,不完全相同于雅乐却又是脱胎换骨自雅乐,曲调比之平板的雅乐相对要丰富一些,里面充满了一种欢快与隆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款款的女声歌喉缓缓而来,一听便是很多女姬在一同合唱,她们唱的是《诗经小雅鹿鸣》。

《诗经小雅鹿鸣》本是周王室大宴群臣宾客的宫廷乐歌,一直到晋国没有分裂成为三晋之前都是属于周王室独有。在晋国三分之后,周王室失去了一直庇护正朔的封国,各诸侯国从晋国没有就谁也没有再把周王室当一回事,不应该为诸侯所用的《诗经小雅鹿鸣》也就成了诸侯们宴客的开唱曲目。

在“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的这一段中,一些身穿绿色麻布衣裙的侍女换换步入宴会正中的空地,她们随着歌声跪下伏拜,然后用膝盖挪着移动到相应位置前方的案几。

吕哲身边自然也有侍女,他在侍女双手抚着小腹、直挺着腰、低着头靠近的时候其实是神经紧绷,右手也是保持随时能抽出战剑劈出的姿态。

所有侍女都缓缓用膝盖挪动着到了宾客旁的大小炉灶边,她们又是整齐的一拜这才开始忙碌,自然是在温酒、照看柴火、查看水煮肉块。

所有人的眼睛都是在注视汉王哲,按照礼仪这个时候该是吕哲举起酒爵说一些祝词。

吕哲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穿越客了,他双膝撑着直立腰杆,右手握住剑柄,左手拿起酒盏:“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说完《诗经小雅鹿鸣》该有身份最尊贵的人该说的话,他喝下早就被检查无毒的浊酒,空着酒爵比了一个虚晃圆圈的动作。

音乐还在继续演奏,所有人都举起案上的酒一饮而尽,与刚才停顿下来现在又开始吟唱的女姬和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喝完双手持觚向着吕哲行礼致意。

吕哲还需要再回一句“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这顿宴会的开场才算是完整。

……………………

奶奶的病情很重,需要守夜,等她睡着了能码一些字。

荣誉不确定最近的更新规律,如果造成断更现象,拜托大家担待一些。(未完待续……)

第七百四十章:第一次(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