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哦嚯,老吕家阔了(1 / 2)

 不但需要买女奴,其实老吕家有太多的东西都需要买了。

买女奴还有讲究。

比如,她们的年龄,有没有生育过。

最佳的女奴是有生育过,代表她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已经经过了考验。

太过年轻,又或是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一般都算是次等货色。

至于属民会嫌弃已经生过孩子的女人?完全没有这么一回事。

他们甚至会因为领主的“贴心”而感到满意,要是女人带着一个孩子,会高兴到跳起来。

吕武从家老卓这里初次听到以上论调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

他不了解春秋,很纳闷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观念。

然而,都是被现实给逼的。

医学不发达的年代,女人生孩子跟过鬼门关差不多,年代越往前因为生孩子而死的女人越多。

现在,哪怕是贵族都不那么讲究血脉。

并且因为贵族是利益既得者,他们在很多方面需要去带个好头,包括安排好寡妇的再嫁。

说起来可能有人不信,但一直到宋代,寡妇再嫁的话,官府可是要给嫁妆,并且当靠山,不至于让寡妇嫁了遭受欺凌。

战争多发,作为战场主力的男人大量战死,一旦寡妇守节,多了一个难以创造产出的群体不说,人口还怎么增涨?

所以,谁要是鼓励寡妇守节,压根就是在跟他们过不去。

鼓励寡妇守节是从北宋的程颐开始倡导,但在当时其实并不是主流。

到了元才开始流行,到明才盛行,到了“我大清”则是到了一种极致。

至于为什么要鼓励女人守节,其实很一言难尽。

说白了就是掌握国家话语权的儒家,他们的脊椎被打断了。

儒生失去了一个作为男人的自信,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和过错才去进行提倡。(任何时代,小民都没有话语权)

再则,只要是个读书人,还是大儒教中人,国家灭亡了,一样还能在下个王朝当官,人口多寡事关国防什么的,关他们屁事。

而“我大清”为什么会发展到极致?几十万人,最多几百万人,统治数亿,巴不得全特么别生了,自然灭种才是最理想的。

当然!

鼓励寡妇再嫁,与不在乎妻子给现任丈夫头上种植青草是两回事。

吕武还在回忆各个朝代的情况。

得到命令武士和被召唤的属民,他们已经集结过来。

看着眼前的武士,以及到来的属民,吕武觉得很欣慰。

老吕家真的阔绰了啊!

以前只有一辆少了个轱辘的革车。

现在已经能凑三辆革车。

武士经过吕武的选拔,增加到了八十名。

领主当然有选拔武士的权利,只是也代表着领主失去了一批纳税人。

武士需要缴的不是“税”,他们要付出的是“赋”。

简单的说,他们只需要卖命。

比如,听从征召去当差,又或是进入军队成为士兵。

吕武当然不会将家族的所有武士带走,只召来了三十名,其余的武士需要留下来保证领地安全,主要是看管那批胡人奴隶。

属民则是来了一百一十人,他们知道领主是要去购买奴隶。

有传言说领主是在为单身属民感到忧虑,想要去采购一批女奴,他们一个个打从心里愿意跟随。

这一次吕武没有携带要贩售的商品,却是带上了家族所有能带走的车。

一辆车上有着两口木箱子,里面是堆放整齐的铲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