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吕武满脸不愉快地扫视智朔与彘裘。</p>
一切的起因是两个家伙禀告的是外出游弋,干的事情则是调头袭击秦军。</p>
幸亏也是范氏的家臣及时找到吕武像是无意地提了一嘴,才让吕武知道范氏去抢秦人的马,后面又知道另有智氏的份。</p>
两个家伙这是打了擦边球。</p>
吕武能肯定是智朔的主意,要不就是彘裘一直装得像是个老实孩子。</p>
“下军将请听我言……”智朔很能说会道。</p>
他表示结果是那么个结果,事情的过程比较转折。</p>
老智家真的就只是外出随便游弋,碰上了老范家的部队,双方迷了路才去的南边,更碰巧的是撞上了游牧中的秦人,本着送货上门不要就是亏的心态,临时起意给抢了一波。</p>
吕武安静地听着智朔胡说八道,思考到底要不要拆穿。</p>
这位智氏的继承人很聪明,就是往往表现得聪明过了头。</p>
那一套说词随便一捅就破,讲出来并不是正儿八经地在解释。</p>
智朔分明是知道吕武不好追究,甚至会帮忙进行掩盖,给个台阶而已。</p>
而他这么干的基础只有一个,老智家的家主是晋国目前的元戎,他们跟范氏、韩氏私下里动作不断,打擦边球没有引发严重后果为前提,认为吕武会很明智地就着台阶下。</p>
“下去罢。”吕武面无表情地说道。</p>
智朔嘴角幅度不大地一勾,行礼应声“诺”走了。</p>
另一个犯错的彘裘留在原地,等智朔离开才满脸诚恳地看着吕武,说道:“裘虽为朔从犯,愿由下军将处置。”</p>
就是说嘛!</p>
大贵族家的孩子哪有真正的蠢货。</p>
彘裘不信吕武没察觉,不学智朔那一套,选择了大错不扛小错承担。</p>
吕武看了一眼彘裘,重复说道:“下去罢。”</p>
处理个屁!</p>
虽然是打擦边球,造成了违逆军法的事实,诡辩一下则能说得过去。</p>
各家孩子各家管,长歪了难受的是老智家和老范家。</p>
如果智朔没有诡辩,吕武不介意帮智罃教儿子聪明,事情的发展成这样就不必了。</p>
在随后,吕武通告全军,再一次强调纪律的同时,明言不从军令行事视为各家独自行事,勿怪见死不救。</p>
军中的中小贵族没那个胆子玩胡搞瞎搞,他们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吕武强调纪律是为哪般。</p>
</p>
蠢货才会认为吕武是怕了老智家或老范家,明白事理的人无不暗中笑话智氏出了个好继承人。</p>
魏琦刻意找到吕武,问道:“元戎针对你我如此明显?”</p>
这是智朔所作所为引发的后续反应。</p>
魏琦这么想很有理由,认为智氏、范氏和韩氏没放弃联合,才让智朔显得有恃无恐。</p>
吕武了解智朔,猜测纯粹智朔聪明过头而已,侧面也说明智氏、范氏和韩氏没那么简单放弃一些盘算。</p>
他乐得营造紧张气氛,使得魏氏和阴氏的盟友关系变得更为牢靠。</p>
结盟这种事情,无外乎是有共同的利益诉求,要么就是受到外部压迫下的抱团取暖。</p>
看魏琦的反应以及说的一些话,足以认定智朔给阴氏打了一波助攻,也能理解吕武为什么是那样的处理方式了。</p>
本来吕武还想着要不要找机会给秦军来一下狠的,老智家的聪明儿子带着老范家的老实孩子弄那么一出,致使秦军有了更多的防备心,搞秦军那是真的搞不成了。</p>
他们这一股晋军花了十天的时间重新来到泾水河滩,进驻之前秦军留下的营地,先行将战利品以及俘虏送到泾水北岸。</p>
秦军的“礼送”行为在距离泾水二十里左右停了下来,谨慎地选择了驻营观望。</p>
晋军这一次入侵秦国的收获非常大,哪怕之前就已经有分批送走,来到泾水这边渡河还是花了七天的时间才弄完。</p>
在这七天中,第三天开始有秦军骑兵过来在外围游弋,吕武的选择是不出兵对战,只是进行了必要的防备。</p>
有晋国贵族小心翼翼地询问为什么不打。</p>
吕武给出的答案很现实,他们现在穿上了鞋,秦人赤脚又红了眼。</p>
秦军骑兵要是头铁,来冲营享受箭雨洗地,爱在外围蹦迪则随便。</p>
估计是吕武的放纵让智朔产生了什么错觉?</p>
智朔在第六天向吕武请战,说是老智家有戎骑三千,很想去跟那支数量约两千左右的秦军骑兵快乐玩耍。</p>
话说,老智家的马是哪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