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不讲武德的年轻人(2 / 2)

郑国比较出名的是公族的一些高官,其余异姓难以得势也就不被注意。</p>

没人能答上赵武的话。</p>

齐温说道:“下军将酣战正烈,我不可使侧翼有失。”</p>

“正当如此!”赵武很明白,心里却是感觉有些虚。</p>

近几年郑国越来越令人看不懂,国内一再搞“乌龟壳”不提,每每出战都带着一种狠劲。</p>

上一次新军跟郑军约了一架,打出了一比一的战损,暴露新军战斗力堪忧的事实。</p>

什么!?</p>

战损达到一比一就说新军战斗力不行???</p>

这个是建立在晋国其余军团能用很少的损失打出漂亮战绩之上,侧面证明新军是比中军、上军和下军战斗力低下。</p>

拿中军为例,几次跟郑军的较量,哪一次的战损比低于一比五了?</p>

赵武心里虚,表现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p>

他下令部队直接推进,达到一定的距离让鼓手敲响冲锋的信号,看着有晋国“卿”该有的霸气。</p>

在另一边。</p>

看着打得很不错的下军,中行吴却很清楚己方部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p>

楚军的数量着实太多了,两个“彻”约三万人被打垮,混战下来却消耗了晋军有效战斗人员太多的体力,后面还有更多的楚军脱离出去在严阵以待。</p>

中行吴找到解朔,说道:“我军‘后劲’不足,难以再行推进。”</p>

发狠不是没有代价,最为精锐的“徒”被消耗了一波,战车部队冲进去能够回来的不足三百,箭矢的消耗量也着实是太大了一些。</p>

战事的发展没有如中行吴期盼中迫使楚军撤离战场,接下来就该想一想怎么见好就收了。</p>

解朔问道:“我将如何?”</p>

中行吴说道:“可使敌败兵得退,我‘军’列阵恐吓楚令尹。”</p>

退那肯定是不能转身就跑,会暴露出下军难以为继的事实,哪怕已经不行了,还要摆出一副凶恶的模样,有之前的凶狠打底子,或许能吓得楚国令尹子囊不敢接战。</p>

解朔完全无话可说。</p>

这一次中行吴拿荀氏和中行氏的部队出来消耗,解氏的部队不是没参战,问题是解氏参战部队的位置很占便宜。</p>

既然中行吴已经拼过命?解朔哪敢拉胯呢!</p>

所以是,之前解氏占了多大的便宜,轮到要撤退时就必须承担断后会产生的风险。</p>

中行吴听到侧面传来的动静扭头看去,看到的是赵氏的部队对出营正在列阵的郑军发起了冲锋。</p>

这里是赵武不讲武德了。</p>

按照春秋规则,应该是等敌军列好了阵型再开打,哪有趁敌军在摆阵就发起攻击的呢?</p>

赵武也是下令冲锋才意识到这一点,知道无论输赢自己少不了受到非议。</p>

下军这边自己的事情一大堆,甚至可以说到了很危险的时刻,中行吴会关注赵武那边的发展,更多的精力则是放在下军身上。</p>

渐渐地,子囊看出晋军有意让己方的败兵进行脱离,不是那么确定晋军是不是又要驱赶己方败兵冲击本阵,还是晋军要见好就收。</p>

“王上七日后便可抵达?”子囊问了一句。</p>

这么一句话已经能够洞悉子囊的心态。他今天受到的惊吓不小,有些失去方寸的同时,抱定主意采取最为妥当的选项,也就是没有把握战胜晋国的下军和新军,想着等己方主力到了再跟晋君一举分胜负。</p>

子囊又问道:“可有晋元戎消息?”</p>

他们本来在攻打宋国的“商丘”,中间得知晋君姬周跑去齐国地界跟吴国搞会盟,猜测晋君姬周会来卫国的“朝歌”才临时改变的军事行动。</p>

如果这一次楚国能将晋君姬周“剃光头”的话?不但是狠狠地羞辱晋君姬周一次,还将致使晋国公族近一步衰弱,诱发晋国爆发内乱。</p>

子囊看着暂时停下交战的战场,晋国下军看上去依然阵型严谨,想道:“不对吧?晋国下军看着状态不错,怎么不继续冲锋?”</p>

有封君提醒子囊,说是郑国出营的军队被晋国新军冲垮了。</p>

本来犹豫要不要逼上去的子囊看向郑军那边,看到郑军崩溃倒卷营寨,忍下了刚刚泛起的诱惑。</p>

皇耳正在坡口大骂,心里极度生气给不管不顾,逆着败兵的潮流,单车直逼赵武所在的位置。</p>

一路之上,晋军看得出皇耳身份不简单,小兵兵下意识避让,贵族考虑自己的身份不够格没上去尝试俘虏,真给皇耳逼近到赵武身前二十米之内。</p>

赵武早就发现有郑国单车逼上来,心里盼着己方的谁谁谁能将之拦下。</p>

结果?特么什么情况啊!</p>

一个个好像眼睛瞎了那样,给逼近到二十米了???</p>

赵武能看到对方满脸怒气,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心想:“我是冲上去,还是赶紧跑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