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这是流年不利吗?(1 / 2)

 是的呢!</p>

很多事情阴氏早就已经在做了,问题那是一种属于“潜规则”之类的形式,不是以“制度”来成为标准。</p>

只想在阴氏内部执行的话,以“潜规则”的形式没有什么问题,吕武要的是成为一种能够推行的“标准”。</p>

这么说吧?吕武不管会在阴氏内部执行那种标准,很快也会在秦国那边搞起来。</p>

一个家族想搞什么不用取得外部的同意,不以家事而来耽误国事也就行了。</p>

吕武是秦国的执政,阴氏和秦国执行同一套“标准”就会显得不一样了。</p>

所以才有了吕武跟范氏和魏氏商量要不要跟上,又找国君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报备。</p>

到时候阴氏和秦国同时将那一套“标准”执行,有吕武先行邀请范氏和魏氏跟上,国君也早就知道这一件事情,突兀性质也就不存在。谁想以这件事情为借口搞什么,几乎就是强行搞,不要怪阴氏的反击得太激烈,反击的过程中阴氏还能觉得是自己受到欺负了。</p>

为什么要争取一个“名正言顺”呢?大义可压人又能摆明了欺负人,这个就是“名正言顺”的作用。</p>

晋国的国君和众贵族知道了阴氏想做什么,没有当一回事,也就等于不反对和默认,吕武的目的就算达成了。</p>

士匄还挺纳闷吕武为什么要提出来,甚至邀请范氏和魏氏跟上,莫名觉得吕武是不是变怂了。</p>

还是那一句话:有封地的贵族想做什么,不超出自己的家族范围,没有人能进行干涉。</p>

上述就是当前这个时代的规则。</p>

增援大军已经抵达“虎牢”,在“虎牢”的晋军一下子达到四个“军”又三个“师”的规模。</p>

这些兵力里面,阴氏、魏氏各自占了两个“师”,范氏占了四个“师”,荀氏(中行氏)、解氏、羊舌氏、赵氏分别占了一个“师”再多一点点,那么包括还没有正式宣布成为卿位家族的羊舌氏在内,几位“卿”合起来的兵力就是差不多十一个“师”的规模。</p>

剩下的两个“军”又两个“师”是公族和中小贵族来纳赋的部队,算是十数年来公族和中小贵族出兵最多的一次。</p>

因为去年卿位家族给力的关系,这样的兵力分布没人觉得不对,公族和中小贵族甚至很感谢吕武给机会。</p>

原因?这一次摆明了就是要去打郑国,再去解决卫国和齐国,谁都觉得是来占便宜的。</p>

楚军再次北上怎么办?去年“沫之战”让晋国损失惨重,楚国的损失比晋国还大,一直猜测楚军今年北上的几率不大,再则都要去处置卫国和齐国,哪有功夫跟楚军刚正面,建造“虎牢”又不是建着玩的。</p>

“上军佐如何了?”吕武刚知道士鲂病了的消息。</p>

晋国攻打南燕的行动早就展开,花了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将南燕抹成了历史,随后士鲂率得胜之师进军南山。</p>

睢水和南山的区域盘踞着一些戎人,他们并不是游牧性质的部落,以历史定义是山戎的一种。</p>

部族名称都有一个“山”字,肯定就是栖息在山地的部落呀。</p>

因为消息延迟的关系,吕武只知道南燕被灭,暂时不清楚士鲂攻伐山戎顺不顺利,得知士鲂病了更要准备一个接替指挥的人选。</p>

士匄沉默了一小会才说道:“无碍。”</p>

真的?</p>

不会是担心肉被抢走,隐瞒不报吧???</p>

既然士匄都这么说,心里再有疑虑的吕武都不能再问了。</p>

范氏想有优先选择权,出了问题自然也该由范氏来承担和进行弥补。</p>

去年临时召集列国会盟,有些列国的君臣并没有逗留“虎牢”这边,一些列国的君臣和军队则是暂时在“虎牢”留了下来。</p>

其中包括曹国的君臣,以及宋国、卫国、莒国、莱国、谭国、纪国的君臣。</p>

曹国君臣留下来是因为得知晋国要给帮忙开疆拓土,姬负刍还给带着三千多的军队一块参与对南燕的战争,打完继续去参与攻打山戎。</p>

莒国不走是有自己的目标,比如申请夺回被齐国攻占的城邑,再要求不将从莱国那里得到城邑交出去。</p>

留在“虎牢”的晋君姬周和士鲂先后给了莒君己密州答案:你们特么是在想屁吃!</p>

莒国是一个东夷体系的国家,一度还跟晋国龇牙,上一次被士匄率军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看着好像还是不老实?</p>

剩下的莱国、谭国、纪国这三个国家,他们之中也就莱国像个国家,谭国和纪国只有一帮君臣再加上数量极少的治下之人。</p>

说白了,谭和纪早早就失去了国家,他们成为了一个列国的臣下臣,又长期遭到压制。</p>

这一次晋国将谭国和纪国的后裔拉出来,目的是为了肢解齐国,两个国家的后裔是个什么开局?大概就是“开局一个家,之后全靠白嫖”了。</p>

那种现状之下,谭国和纪国的君臣能不死死抱住晋国这条粗大腿吗?</p>

宋国的君臣留在“虎牢”,一来是因为晋国强烈要求宋君子成拖住卫君卫衎,再来就是宋国极度需要来自晋国的支援了。</p>

当宋国君臣看到吕武又带过来两个“军”的兵力,他们差点没忍住给精神高潮,觉得这一下子稳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