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确认不是来搞笑的?(1 / 2)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怎么可能会完全没有黑点呢?看就看有没有什么闪光点,做出的正面贡献比负面遗祸多,自然也就能一美遮千丑了。

吕武知道司马光这人,毕竟是教科书上的人物嘛,还是个公认的神童来着,只是两怂的神童不要太多,单纯证明大怂读书人学明白怎么来养望而已。

至于说大怂的历史?没有认真去研究,光是从疆域图来看,反正不用刻意去黑;真要去研究的话,会知道大怂国帑充沛是怎么来的,再看到读书人的各种享福而又难有作为。

大怂的读书人当然有想做事的,问题是在那种环境很难做事,反正屡屡就是人亡政息,并且还会被政敌各种极尽的反攻倒算,玩的就是才不管政策好不好,但凡是我的敌人就应该反对到底。

如果硬要对所有朝代的总体实力进行排行,大怂说自己第二烂,恐怕没有朝代有资格去抢第一烂了。

当然,拿大怂去跟其余真正的大一统王朝相比,那是在侮辱那些大一统王朝。

毕竟,每一个王朝多少有过一段强盛时期,大怂的国势则是从开局就烂到结局啊。

明确来说,吕武不喜欢大怂,要说特别崇尚哪个时代的话,还真是无法说明白。

至于为什么会想到大怂?他们脚踩的土地距离南怂“临安”真心不远,只是那个地方现在属于荒无人烟。

作为越国都城的“会稽”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呢?看着城墙是夯土结构,城墙的最高度约是七米,矮一些的城墙段则是不超过五米。

因为城墙高度本身不怎么样的关系,能够预见城墙厚度也不会太厚。这个能够从城门的布局看得出来,它的宽度着实是不大,城门洞也不会太深。

来自汉国、楚国、范国、荀国和齐国的军队现在原地整队,随后楚军那边的战鼓声最先出现。

首先第一支亮相的军队是来自楚国的“左右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身披皮质的重甲,并且绝对不止穿着一层甲。除了重甲,他们一手握戟、一手持盾,肩胯着一张弓箭,左腰侧有系着一个箭囊。

“楚之左右广又有变化?”士匄觉得这样也好,能够好好观察一下楚国军中的绝对精锐。

吕武说道:“添弓加矢。”

以前只有极少量的楚军“左右广”携带弓箭,当下看着是人人标配了。

士匄下意识看向汉军的一些甲士,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虽说是阅兵,楚军只是列队再以战车打头,步兵在后,一块走向“会稽”城,沿着距离城墙三百米外的区域走过,并没有踏正步,也没有呼喊口号。

仅仅是这样还是能看出点东西的。比如说队列整不整齐,行军时楚军士兵有没有交头接耳,也就是检验纪律性。

一般纪律不差的军队,阅兵时不可能让队列乱掉,交头接耳的情况也看不到。

有外来军队在耀武扬威?越国怎么想怎么看只有自己清楚,能看到“会稽”城墙上有士兵,也能看到属于越君夫谭的大纛。

一国之君的大纛在城墙上?那么夫谭肯定也在。

按照约定,第二支上场的会是汉国的军队。

当时楚军“左右广”的队伍差不多剩下一个尾巴,汉军阵列中的战鼓就被擂响,随后听到有军官呐喊“汉军”,列阵以及后方的汉军士兵以“威武”回应,一时间天地之间响彻了汉军的口号。

就在吕武身侧的士匄和中行吴纷纷侧目。

搞什么呀?

以前还是阴氏的时候,吕武麾下的军队没这种花活,自己建立国家倒是让军队的花样变多了。

那啥?军队搞这种花活,能提升战斗力吗?

他们没问,要不然吕武会回答的。

喊口号什么的,其实能提升军队的凝聚力,一些特定的时候也能起到振奋军心的作用。

吕武还有其它没玩的,换作是率军亲征,少不了在战前骑马游阵,喊嗓子“汉军威武”,军队会回应“大汉万年”、“君上万年”之类的。

“此乃云汉之军?”夫谭看得目不转睛。

汉军是以少量骑兵作为前导,用冲锋的姿态从“会稽”城下呼啸而过。

尽管只是五百左右的骑兵,冲锋姿态看着却是能掠人心神。

能够看到的贵族不由思考,一旦是自己在战场上碰到这种军队,有没有把握扛住。

紧随其后的便是战车打头步兵在后的传统军队,以四乘战车在前、五百名步兵的为一个方阵的姿态行军,跟刚才楚军“左右广”一乘战车后面跟着三十名步兵是不同的情况。

夫谭为什么称呼汉国为云汉?其实是读过《诗经》的关系,再来就是每一个都身穿铁甲的汉军将士,他们以四乘、五百人为一个方阵,拢共十个方阵排成长龙,阳光照射在铁甲之上,远远看着就像是夜间天上的银河。

“寡人深以为汉军比之楚军更盛。”夫谭是从士兵的踏步声来得出这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