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立国还能称汉吗?(2 / 2)

在场武将皆是高声重复那句“汉军威武”。他们值得激动,汉旗被亮出的时候,他们成了有战旗的人,不再是那支“光杆”部队。有了军旗,也有了整体的番号,他们成了汉军。他们马上也会有属于自己部队正式的番号,不要小看番号对一支部队的重要性,军旗是精神所在,部队番号则更加能够体现出集体感、归属感、荣誉感、荣耀感。

“番号会在日后战役中分别设立……”刘彦不苟言笑:“别看战兵扩充,实际上是迫不得已的增编,是骡子是马,就看各支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表现。”

包括徐正在内,所有将校皆是屏住呼吸,接下来他们的君上所说会决定无数人的命运。

刘彦一圈的扫视过去,视线会在每个将校身上停留一秒:“我们讲求阶级,分别待遇。表现越好待遇越高,部队同样会有严格的区分,介时能否获得荣誉番号(如虎贲军),是不是一支合格的野战军,还是只能当一支戍卫部队,看各支部队的实战结果。”

只要是武人,谁都不会轻易地屈服,该争的时候也绝对没人会让步。

像是虎贲军一样的荣誉番号?对于武人来讲,统率一支拥有名字作为番号的部队,总是比一支没有名字作为番号的部队更有荣耀感。

因为没有特别保密,刘彦已经有一些取好名字的番号早就流传出去,有了虎贲就会有羽林,这是强汉军队最有代表性的两支军队名称。既然他们的部族名字叫汉部,哪一天建国应该也是以汉为国号。虎贲军已经有了,谁都盯着羽林军,谁都想自己会成为羽林军。

除了虎贲军和羽林军之外,刘彦还将准备了另外几个番号。(特别提示,亲们帮忙取吧,就在书评区写,荣誉会认真挑选的)

武将方面会在意军队的正式番号,文士方面则是在乎另外一些东西,例如对日后建国的设想。

或许比较扯淡,可是现如今讲究的是无论做什么都得有个继承,比如那个什么五德之说。

五德之说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言: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第一个应用五德循环便是起于秦,后刘汉定鼎天下,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

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早些时候纪昌有做过关于刘彦是强汉皇室后裔的推论,刘彦当初没有否认,纪昌也就很是当做一回事。

后面,刘彦有条件统一全军战袍之后,采取的款式就是西汉时期的汉军戎装,也就是上红下黑的那一款,简介证实了纪昌在少数高层圈子里传播关于刘彦是强汉皇室后裔的说法。

实际上刘彦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不是强汉刘氏后裔,后世华夏姓刘的多了去了,谁又能搞得清楚血脉里有没有强汉皇室后裔的血统?

考虑到五胡乱华时期太多的胡人改为刘姓,也说不清楚姓刘血管里是什么血统。但血统也就是回事,人是人又不是马,马才讲血统,人讲的是思想和认同感,只要不是外貌太过特别,比如明明是白皮肤、金发、碧眼还非说自己的黑人,还真能区分得那么明显?

“君上亮出汉旗,一再强调‘汉’的重要性,我们是时候做出一些考究了。”纪昌声音压得极低:“比较麻烦的是,匈奴人刘渊建国称汉,随后又有氐人李雄在蜀地建立成汉。多次胡人立国称汉,汉……已不太适合作为国号。”

与之持相同观点的有一个人叫刘裕。这可是一位极度彪悍的人物,先后杀死过六任皇帝,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刘交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掌控北府军,杀掉多任皇帝之后篡晋,按照自称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那么完成篡晋之后立国该是延续汉的国号吧?可是此前太多人建立国家取名汉,到了他的这个时期,汉这个国号绝对是臭了,结果一番商议下来将国号定为宋。

当然了,刘裕现在压根没出生,还得是二十年后才会有这号人物,按照史载他的父亲刘翘,现在应该在东晋小朝廷那边担任彭城郡功曹?

不得不说的是,刘彦除了派人去魏郡寻找王猛,还派人前去彭城寻找刘翘,谁让刘裕那么出名,又谁让刘彦曾经对一支叫作“北府军”的军队那么好奇,一查资料给记住了刘裕老爹在彭城当官的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