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一百零三章 有朋自远方来(1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从山东一路直奔扬州,舟车鞍马早已困顿不堪,路躬行却顾不上休息,连夜赶到李乙丑的私宅当中,磨破了嘴皮子,才终于说动那个小丫鬟去通报。

好在李乙丑并没有让他等多久,很快就从后堂出来,隔着远远就笑哈哈的打起了招呼:“是哪阵风把路詹事吹到了扬州?看茶……”

小丫鬟银雀儿捧着茶盘子奉上茶水和四色点心,李乙丑很随意的摆了摆手,就很恭顺的退了下去。

“见过李荡虏……”

路躬行刚一躬身,李乙丑就托住了他的肩膀:“路詹事深夜造反,必然是有要紧的事情,寒暄客套什么的还是免了吧。东昌那边又出事了?”

路躬行是东昌郡王府的詹事,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东昌郡王本人,连夜求见必有要事。

路躬行也算是熟人了,既然李乙丑开门见山,也就不再客套,撕开青色布袍的下摆,从衬布当中取出一封书信,恭恭敬敬的递交到李乙丑手中:“这是郡王的亲笔信,李荡虏一阅便知……”

“自东昌一别,久未晤面,遂无再见之欢,心中怅怅,漫思荡虏虎威,心中如醉……”

东昌郡王的书信开篇就是一大串客套话,诉说了好大一同思念之情和联手击败八旗兵的友谊之后,才终于转入正题:“神州倾覆,社稷蒙尘,神器竟沦入贼手……”

东昌郡王的书信虽然洋洋洒洒近千言,主要的内容却非常简单:出兵,要李乙丑出兵北上,给他撑腰壮胆。

自从李闯攻占了京城之后,山东各地很快就陷入到纷乱的境地。

其实闯军在山东的存在感并不强,即便是在攻占在京城之后,闯军对于山东各地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随着京城的陷落和崇祯皇帝殉国,局面就变得微妙起来。

自古天下未乱山东先反,这个有着造反传统的地方在李闯的势力到来之前,内部就已经乱了起来。数不清的宗、社、会、党揭竿而起,顿时伏莽处处烽火遍地。那些个烧高香的会门宗社,那些个供奉无声老母、赤脚大仙的大师兄们纷纷跳了出来,乱糟糟的攻占了很多市镇县城,把局面搅成了一锅粥。

没过多久,闯军就派出一支人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山东的门户——德州。如此一来,济南府更是乱上加乱(当时德州属于济南的治下——作者按),那些个本是乌合之众的乱党纷纷挑起闯字旗。一时间,山东各地到处都是“闯军”人马,真真假假谁也分不清楚了。

明末的山东本身就是一个乱局,不管是李闯还是后来的满清,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盘掌控,哪怕是到了多铎率兵攻占江南之后,山东还是变地烽烟。既有挑着为大明皇帝复仇的地方派系和闯军厮杀,也有打着闯军旗号和清军纠缠的宗族势力。满清真正平定山东,反而是在占领了江南之后。山东各地的烽烟,一直到了康熙年间,才真正的扑灭下去。

作为大明宗室,东昌郡王和闯贼不共戴天难同日月,眼看着闯军已经进了济南府的地界儿,第一个竖起“大明中兴”的旗号,准备和闯军决一死战。

因为新任的鲁王早已遁逃,山东出于一种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几个两字郡王谁也指挥不动谁,基本是各自为战。能够勉强保住一次而大的城市已经算非常勉强,根本就没有实力肃清各地的“闯军”势力。

为此,东昌郡王拟定了一个还算周详的作战计划,准备扑灭东昌府附近的反贼。这个作战方案看起来有板有眼很象那么回事,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兵力不足。

在前番的东昌血战当中,东昌府虽然顶着“格毙奴酋皇太极”的光环,其实本地守军早已经被打烂了,连镇守东昌府城都非常困难,更无力剿灭各地蜂拥而起的“闯军”,“中兴大明”的说法更加的无从谈起。

关键时刻,东昌郡王第一个想到了昔日共御强敌的李乙丑。

荡虏军素有能战之名,要是能把荡虏军调过来,必然可以横扫平推,轻而易举剿灭乱贼。

“当日东昌血战,李荡虏并麾下健卒立克八旗甲兵,早已名动天下。些许跳梁反贼,定然可以一鼓而下。”

连八旗兵都能打退,连皇太极都斩了,还在乎那些乱七八糟不知真假的反贼吗?

“我荡虏军确实不惧反贼,便是出兵助剿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说到这里,李乙丑略略的沉吟了一下,面带难色的说道:“路詹事不是外人,我也不瞒你。东昌一战虽然辉煌,我军折损极重,至今尚未恢复元气,若是大举出兵实在多有不便……”

东昌血战实在拼的太狠了,当时的淮扬民练折损近半,伤亡惨重,这些是事实,东昌郡王和路躬行都非常清楚。

精锐战兵必须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补充和训练,抽调大批精锐北上山东的话,实在不利于荡虏军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