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一百零三章 有朋自远方来(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这个……我家郡王也曾经考虑过李荡虏的难处,不求荡虏军倾巢而出,只需四千……三千精锐,应该足以肃清东昌各地的反贼了。”

“三千?怕是不行,我抽调不出那么多人马。”李乙丑很明确的拒绝了这个建议:“就算是能够抽调的出来,恐怕也不大方便。从扬州而至东昌,路途遥远,千里行军恐怕有人会乱嚼舌头根子。”

按照大明体制,藩王结交地方官员本就是大忌,尤其涉及到军马调动,更是犯了极大的忌讳。上一次去东昌,是奉了崇祯皇帝的勤王大诏,这一次……宗室藩王和地方实力派明目张胆的联合在一起,不经奉调就出动人马,是何居心?

崇祯皇帝早已经大行殉国,眼下大明朝群龙无首,江南还在为谁当皇帝的事情撕扯不清,贸然提兵北上,若是有人以此为由大做文章,还真的不大好分辨。

连天不收地不管的李乙丑都深为顾忌,作为宗室藩王的东昌郡王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

“这……如今时局纷乱,江南也拿不出一个准确的章程,怎能坐视反贼肆虐?天下人哪个不知李荡虏的血诚之心?此时更应拿出大气魄大担当,岂能如那空口大言的腐儒那般拘泥小节?”

山东已经烽烟四起乱的不可开交,江南这边还在为皇位扯皮,怎能一直等下去?再者说了,你们荡虏军一直都高喊着效忠大行崇祯皇帝的高调,应该不在意最终执掌江南半壁江山的究竟是谁才对。现在说起这些,难道是不想出兵的借口?

“路詹事误会我的意思了,”李乙丑哈哈一笑:“时纯与路詹事相熟已久,又是共历生死的旧友,自然没得说。东昌郡王也曾于我荡虏军并肩作战,今日有事相求,时纯万万不会袖手坐视。”

“反贼作乱,荡虏军责无旁贷,只是不能这么贸贸然然的提兵北上。”李乙丑笑道:“三千人马,我确实抽调不出来,不过一千……至多不超过一千二百,应该还能凑的出,我这里有个腹稿,先于路詹事商议妥当才行……”

李乙丑的做法很简单:荡虏军可以出两千上下的人马协助东昌郡王剿灭反贼,却不能打荡虏军的旗号,而是打着东昌守军的幌子协助作战。

东昌郡王要的是荡虏军出兵,至于打什么样的旗号他一点都不在乎。

一千二百兵力,刚好的荡虏军一个营的建置(营是荡虏军目前最大的军事单位,和近代意义上的营是两个概念)。这点兵力确实不算多,但要是用来镇守咽喉要地的话,却已经足够了,至少可以让东昌守军腾出手来专心致志的对付反贼。

“甚善,有了李荡虏的虎贲强兵,必然可以一鼓荡平东昌各地的反贼,只是不知何时才能发兵?”

“快则旬日,慢则半月。”

“然,路某代王爷谢过李荡虏的相助之情。”

李乙丑笑着摆了摆手:“路詹事就不要和我弄这个客套了,此次出兵仅是助战,关键还是要依靠东昌守军。”

“还有一事,王爷未曾在书信中言明。”

“何事?”

“荡虏军甲胄整齐器械精良,王爷欲求几幅甲胄,钢弩和火炮……”

东昌守军也算是见过大阵仗的明军了,但是和荡虏军比起来,依旧差了至少两个档次。尤其是在装备上,和荡虏军比起来,就算说成是叫花子也不算很夸张。

荡虏军的战斗力,来自整齐的甲胄和器械,尤其是独有的钢弩和小型野战火炮,更是荡虏军独有之物。乱世当中的东昌郡王不可能总是依靠荡虏军,也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强兵。

“这个……”李乙丑犹豫了一下:“甲胄么……赠出几幅不算甚么,只是钢弩和火炮……实不相瞒,我荡虏军还没有装备齐全……”

“我家王爷知晓李荡虏的难处,愿用粮米来换。只是东昌历经战乱,府库早已空虚,需等到秋后……”

要是东昌郡王用粮米交换的话,李乙丑不介意给他一些装备,但眼下的东昌府在一年之内遭遇了两次战火,早已经没了雄厚的本钱,所以只能赊欠,等到秋赋收上来之后才能支付。

李乙丑本是婉拒,话已经到了嘴边反而改了主意,十分豪爽百分慷慨的说道:“既然是郡王开口了,乙丑自然不会让路詹事空着手回去。甲胄钢弩我可以凑一凑,至于火炮么……需候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