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p>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p>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p>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p>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p>
圣人之门者难为言。</p>
尽信书,不如无书。</p>
韩非子</p>
作者:韩非</p>
成书时间:战国后期</p>
类别:中国哲学</p>
版本推荐: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版</p>
书海领航</p>
在中国整个封建君主时代,一直就存在着两个圣人。一位是孔子,孔子</p>
及其儒家思想被历代君主所宗奉,他是显性的圣人;另一位则是韩非,韩非</p>
的整套君主**主义的政治策略始终是历代君主独裁统治的理论基础。不过</p>
韩非的思想理论往往被君主帝王们走私式地在暗地里运用,不及孔子之显赫</p>
张扬,惟其如此,更见出韩非这位隐性圣人的吸引力所在。</p>
这一切要从秦始皇赢政和丞相李斯说起。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p>
国的宗族公子,曾和李斯一起就读于荀况门下,天生口吃的韩非虽然不善言</p>
谈,但却文才斐然,善于写作,在荀子门生中是佼佼者,这一点李斯也是心</p>
服口服。学成后的韩非回到祖国报效朝廷,但不得重用。李斯则审时度势投</p>
靠了秦王赢政,并很快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一心想统一天下完成霸业的赢</p>
政无意中读到了韩非的孤愤、五蠹等文章,正中下怀,大为钦佩,</p>
感叹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我如果能见到作者,并与</p>
他相处,死而无憾啊李斯说这人就是他的同学韩非,现在就在韩国。求</p>
才若渴的赢政因此猛攻韩国,刚刚认识到韩非价值的韩王无可奈何地派韩非</p>
去秦国。秦王见到韩非,兴高采烈,使李斯意识到一种潜在的威胁,于是趁</p>
秦王没有全面起用韩非,就和姚贾二人诋毁韩非。听信了谣言的赢政很快将</p>
韩非下狱,李斯的毒酒随后也就端来了。醒悟过来的秦王派人去赦免韩非时,</p>
为时已晚。杀其人而用其说,赢政、李斯将韩非理论作为治国方略,付诸实</p>
践,秦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变成了秦始皇,韩非的理论、学说得到了验证。</p>
韩非的思想不仅主宰了有秦一代,而且也实际主宰了从秦至清的整个封建时</p>
代。</p>
内容梗概</p>
韩非的震撼力、吸引力来自于他的思想。他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他</p>
是中国哲学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杰作韩非子55</p>
篇中。韩非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他倡导一种纯粹的君主独裁论,也就是</p>
古人称道的“帝王之学”,具体地说,就是法、术、势兼治的**论。韩非</p>
所说的法,是一种法律条令。作为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落到实处,就是二</p>
柄:刑与德也即罚与赏。他强调要厚赏重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他举例道,</p>
卫嗣君时,一个罪犯逃到了外国,卫君想方设法务求归案法办,即使割地赔</p>
城都在所不惜。这种维护法治的严肃精神至今令人叹服。韩非所讲的术,是</p>
君主对臣下的统治手段,是藏于君主胸中的心计。他煞费苦心地考察与研究</p>
了奸臣的各种行径,并给君主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手段。他认为要想办法</p>
做到“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即君主行事要叫人捉摸不透,</p>
让群臣感到高深莫测,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将一切错误推给臣下。要做到</p>
这样,就必须察奸、识奸、治奸、防奸,于是他归纳出“八经”、“八奸”、</p>
“备内”、“三守”、“用人”、“南面”等一系列政治权谋,目光从层层</p>
官吏一直扫射到帝王后妃、夫人、嫡子,其大胆、犀利、露骨,令人惊叹。</p>
他所记下的权术,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卑污的,对这些政治权谋作如此深入</p>
的研讨,并进行如此**裸的描述,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是十分罕见的。今</p>
天的人们,若细读它,恐怕没有一位不被这种种记录惊呆。韩非所说的势,</p>
即指权势,统治权,法和术的实施前提是大权在握,法和术的实施结果是大</p>
权握得更紧。以上种种对充满野心和统治欲的政治家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p>
因而也有人指责这“完全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综观历史,在事实上,</p>
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思想的实际政治效应和操作手段实在没有超过韩非的。</p>
韩非对中国人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p>
“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号。他的这一创见,早已为人们所</p>
熟知与称道。</p>
韩非子不但以其锋利深刻的思想光芒照耀千古,它的文学价值也相</p>
当高,郭沫若曾将它视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之一,他说“孟文的犀利,</p>
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p>
韩非子又为我们保留、记录了先秦的许多史事、传说、寓言、政治、</p>
经济、军事、外交,伦理、民俗、技艺、医术,甚至儿童嬉戏都在搜罗之列,</p>
而与之相关的词语也渐渐积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成为人人皆知</p>
的成语。</p>
精彩篇章推荐</p>
1.说难说难,意即进说的困难。此文专述向君王进说的困难,</p>
并详析进说成败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进说方法。从文中可以看</p>
出,韩非对进说的诀窍很有研究,但遗憾的是,最终他自己也没有能逃脱进</p>
说的祸害,被秦始皇杀害了。由此可见,的确是“说难”。</p>
2.孤愤即孤独与愤慨。韩非子怀着孤独之感抒发了对现实的愤</p>
慨之情,反映了勾心斗角步步设防的政治现状和法术之士的艰难处境。文中</p>
语重心长地告诫君王不可不防臣下,以避免“主上卑而大臣重”、“主失势</p>
而臣得国”的结局,因此秦始皇读了孤愤之后,赞叹不绝。</p>
3.五蠹即指五种蛀虫: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p>
剑者游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商人和手工业者。</p>
韩非子认为,以上五种人是腐蚀国家的蛀虫,应予以清除,来更好地推行法</p>
治,这是韩非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古今,凡是选读韩非子</p>
的,五蠹往往是必读的篇章。</p>
精彩语言辑录</p>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p>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p>
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p>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p>
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p>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p>
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p>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p>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p>
欲称尔身,先称尔君,欲富尔身,先富尔国。</p>
中国哲学史</p>
作者:冯友兰</p>
成书时间:20世纪30年代</p>
类别:中国哲学</p>
版本推荐:商务印书馆版</p>
书海领航</p>
冯友兰18951990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哲学</p>
史两卷本是他的重要著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