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时务十八策(1 / 2)

 应天府,礼贤馆内。

这些天,只要宋濂教书出去,章溢和叶琛也去营田司时,朱元璋大多会拨空来礼贤馆。

馆内,朱元璋坐在主位上,对着坐在下位的刘基,道:

「先生所呈时务十八策,甚合我心,在巩固势力的前四策方面,与先前延揽的众儒士所提的看法差异不大,不滥杀、不扰民,籍营田、通道路,城下则揭榜告示,严令军士兵官员,民惟邦本,本固则邦宁。」先前先生也已讲明过了。

「不过,后四策则有不同之处,令元璋耳目一新,还请教先生说明。」

刘基回答道:「巩固势力有内部和外在之分,前四策主要是针对内部的方针,就不用多说,后四策则是针对外部,其中两策主要为『宣传』。」

「《论语.子路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所谓近悦远来,也就是所属势力范围内,如果百姓过得好,更远地区的人民也会心生向往。但在争战时期,消息不容易传开,要让远方人民知道,在主公治理下都能安居乐业,便要有告榜人,此为解释榜文的人,宣传政绩的人。」

「告榜人的工作,除了让无知的人民、不识字大众,很快就知道榜文政令外,更进一步地,是让主公所作所为的德政,能更快速地传开。」

朱元璋回道:「先生说的是,光做事但知道的人少,又或太慢才让大众知道,在这乱世之中,确实是缓不济急,这宣传甚为重要,甚为重要。」

刘基又道:「告榜人为『宣传』、为出,有出则有入;另两策即为入,主要便是『情搜』,也就是搜集舆情。」

「光由战情文书,以及官员上呈文件,所得的内容可能会有偏颇;建请主公多听多看,或者有另一管道来搜集,包括官方的、民间的实际情况,才得以适时调整政令。」

朱元璋也说:「先生说的是,搜集舆情也很重要,由各地部属所上呈来的文书、战报,大多报喜隐恶,确实需要有另一管道上达,才能知道真正的情况,不致于为德不卒,先生所言甚是。」

朱元璋心里想着,「舆情搜集」这件事,的确非常非常重要!

这些部下们,大多报喜不报忧,常常隐瞒事情;一定要另有管道,另立管道,而且要建制一个忠于自己的管道,来搜集才行。

朱元璋续道:「先生针对巩固势力所提的八策建言,元璋受益匪浅,定当尽力而为。另外,针对统一反元方面的八策,可否也请先生指教元璋。」

刘基道:「主公目前的军力,仍远远不足以对抗大元;所以巩固势力后,还必须壮大军势,而最好的办法,即是吞并大江南北的反元势力。」

「主公会与张士诚攻伐多年,主要看上江南富庶,若能先取得该区域,则不论后勤、军力,都可跃升一台阶。」

「不过,张士诚虽无远图,但善于守成,短期间不易攻下。而大江上游的徐寿辉,整体来说,军势为反元军中最强,但只是个空壳子;其麾下的陈友谅却野心十足,预料他在徐寿辉的天完朝中站稳脚步后,必将倾全力往东扩展。」

朱元璋插话道:「近年来对这陈友谅的崛起,多有所闻,不料目前竟已坐大到此地步,有如此大的野心。」

刘基回说:「所以在战略上,如先前在青田向主公所言,便是『攻强防弱』,布防东方张士诚,而趁陈友谅未站稳前,强攻西面。」

「强攻西面方面,陈友谅渔家出身,熟悉水战,拥有庞大舟师,在次战略上,先以大江沿岸城镇为主,再以骁将由陆路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