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章 第一嫌疑人(1 / 2)

大宋好时光 尹三问 0 字 2023-01-08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是夜!

东京风声鹤唳,坐立不安,辗转反侧者无数。

很多人都在揣测一个问题,刺客何许人也?

将卫国长公主送到会灵观后,返回的路上,杨浩也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杀人必有动机。

通常来说,不外乎情、财、色、仇、利。

对一个皇帝而言,前三个理由几乎不存在。

只能仇杀,或是为了某种利益。

皇帝的仇家不在少数,不过并非开国之君,应该不存在灭国之仇。

大宋对前朝皇族柴家也算仁慈厚待,应该不至于。

至于臣子,自太祖朝开始好像大宋就不杀士大夫,流放海岛已算是极刑。

此等情况下,应该不至于结下生死仇怨。

仇杀……

杨浩摇了摇头,也许更多是利益吧!

皇帝一旦遇刺身亡,后果不堪设想,必然动荡甚至混乱。

对辽、西夏这些敌国而言,可以趁机兴兵。

而大宋国内,某些皇族兴许会得利吧,毕竟赵祯没有皇子,国无储君。

不排除会出现皇族争位的情况,趁着混乱,必有奸佞宵小浑水摸鱼。

乱世出枭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无论何时,总有些野心家盼着天下大乱。

唉!

大宋这个以内政稳定,安定繁荣的朝代,而今看来也不太平啊!

到底是什么人?用心如此歹毒?

赵祯死后称仁宗,可见其人品,这样一位老好人,非得置他于死地吗?

倘若他死了,大宋生乱,百姓能好过吗?

还有……

杨浩想起了刚刚病故的荆王赵元俨,以及老王爷的临终叮嘱,心情不禁有些沉重。

来到这个时代一年时间了,与大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参与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已然不再是个客人。

也许,该有点主人翁精神,该做点什么了。

……

皇宫福宁殿,灯火通明。

曹皇后刚刚离开,皇帝遇刺,最担心的莫过于后妃。

来探望是应有之理,不过只是简短问候两句,赵祯便没了说话的兴致。

本来还想再说点,做点什么的曹皇后只得无奈暗叹一声,黯然告退离去。

夜深了,赵祯也很疲惫,但眼睛却依旧圆睁。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太严峻,他哪能,哪敢轻易闭眼呢?

“官家,用些莲子羹吧!”

王守忠进殿,将一盅莲子羹放在御案上,垂首立在一旁。

腹中空空,心烦意乱的赵祯拿起汤匙,一边慢悠悠地饮用,一边问道:“可追查到什么?”

“逃出去的四个刺客都找到了,死了,被扔在五丈河里。”

“这么说,什么线索都没有了?”赵祯苦笑询问,仿佛早有预料一般。

“是…”

王守忠遗憾道:“服饰、兵刃、随身器物都很普通,尸体也并无线索…兴许并非是我大宋子民,可能是渤海人、倭人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