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也反对撤兵。</p>
他系出名门,是杨隋一朝文宗薛道衡之子,薛收本人也是一个传奇。</p>
李世民对他推崇备至,认为他有宰相之才,他曾经对房玄龄无限怀念地说:“薛收若在,吾当以中书令(宰相)处之。”</p>
但天妒英才,薛收三十三岁就早死,在为秦府十八学士画像时,李世民再次想起薛收,不无遗憾地说,他未能亲身参与此盛事。</p>
在大唐命运的转折点,薛收坚定地站到了李世民这一边。</p>
他非常详尽冷静地分析了当前的战局,并且对于王世充和窦建德的优缺点,了若指掌,他也谋划了详细的解决方案。</p>
情势的发展,一一验证了薛收的判断。</p>
李世民说薛收有宰相之才,并非过誉。</p>
薛收先分析了王世充和窦建德的优劣,他条分缕析道:“世充据有东都,府库填积,其兵皆是江淮精锐,所患者在于乏食,是以为我所持,求战不可。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当尽彼骁雄,期于奋决。”</p>
然后,薛收指出如果让他们联合之后的后果,那是不可承受之重“若纵其至此,两寇相连,转河北之粮以相资给,则伊、洛之间战斗不已。”</p>
长期混战,李唐作为外来的强龙,当然不可能占到便宜,可以说,如果被拖到这一步,那李唐争霸天下的大计,一定凉凉。</p>
于是,薛收成竹在胸地提出了自己的应对之法,他说道:“今宜分兵守营,深其沟防,即世充欲战,慎勿出兵。大王亲率猛锐,先据成皋之险,训兵坐甲,以待其至。彼以疲弊之师,当我堂堂之势,一战必克。”</p>
最后,薛收精准地预测了战后的胜局,“建德既破,世充自下矣。不过二旬,二国之君,可面缚麾下。若退兵自守,计之下也。”</p>
薛收真乃国士,他以高屋建瓴的眼光,穿透历史的迷雾,洞若烛火,但良玉美材,也需要卖给识货的人。</p>
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个李世民这个开明的领导,君明臣贤,自然无往而不利。</p>
李世民当时正是二十多岁,意气风发,勇于进取,他完全赞同并采取了薛收的策略。</p>
但李唐军队之中的元老派,对于这种孤注一掷的战法,却完全持相反的意见。</p>
薛收的方案,如果成功,自然可以一战擒双王,建万世之功,但如果在虎牢和窦建德决战失利,那东征的李唐军队,必将匹马无归。</p>
他们多历人事,在出发之前,受李渊重托,他们想采取一种折衷的方案。</p>
那即使李世民在虎牢失败,他们依然保存了李唐军队的精锐,以后还有一争天下的本钱。</p>
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代表李渊的元老派,他们其中有二人都在李渊一朝做过宰相,而屈突通也是李唐的兵部尚书,可以说,他们就是李渊在军中的代表。</p>
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都坚持说:“吾兵疲老,世充凭坚城,未易猝拔,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p>
李世民听了薛收的分析,在心中早就定下了决战虎牢,再退擒王世充的计划。</p>
但面对李渊的元老们的质疑,他必须耐心解释自己的作战计划,但同时他也知道,他需要以必胜的信念,才能说服他们和自己站在一起。</p>
李世民进一步阐述目前的形势,“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孟)海公,将骄卒惰,吾据虎牢,扼其咽喉。”</p>
然后他再详细陈述自己的破敌之策,“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p>
显然,李世民已经考虑到了战场出现的种种情况,并且都于己方的应对方法,成竹在胸,可谓多算胜,已立于不败之地。</p>
李世民知道机会一纵即逝,他最后再强调不去虎牢决战的后患,“若不速进,贼入虎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望;二贼并力,其势必强。”</p>
与其养虎遗患,不若早做决战,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不容置疑地说:“何弊之承,吾计决矣!”</p>
李世民虽然再一次拍胸脯保证,此战必胜,但李渊的元老们依然想分散风险,他们需要考虑万一李世民失败之后,李唐是否还有卷土重来的力量。</p>
他们想起了李渊的殷殷瞩托,觉得李世民虽然勇气可嘉,但这种不给自己留后路的赌博式做法,却并不是争天下的堂堂正正之路。</p>
他们坚持让李世民听从他们的意见,至少要撤掉洛阳的围困,以便于保存实力。</p>
这是一种看似稳妥,两不相误的战法,但李世民却知道,一旦不能全胜,势必横生事端,况且,现在局面已经容不得一丝犹豫。</p>
但该妥协,依然必须妥协。</p>
他们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