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相亲相重相得意,不离不弃不成依(1 / 2)

 铸币(印钞票)权,是皇家的权力象征。</p>

一直被严格掌控,但李渊竟然大开方便之门,特许裴寂可以在家开炉铸造钱币。</p>

这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和李元吉才能享有的特权。</p>

毫无疑问,裴寂这种级别的大臣,也一定会纳入李渊的姻亲体系。</p>

在正式成为李渊的儿女亲家之后,裴寂感到高处不胜寒。</p>

他想试探下李渊的真意,于是,他假意向李渊请求说:“臣初发太原,以有慈旨,清平之后,许以耕退。今四海义安,伏愿乞臣骸骨。”</p>

李渊心中一片通明。</p>

他知道裴寂的真实目的和用意,虽说飞鸟尽,良弓藏,但自己对裴寂却一直以朋友和家人的心态相处,他想成就这一段君臣深义。</p>

李渊流下了动情的泪水,他向裴寂袒露心声,“今犹未也,要相偕老耳。公为台司,我为太上,逍遥一代,岂不快哉!”</p>

李渊对裴寂许以一生的富贵繁华,二人相守到老,让这世间看一看,以利相交的,也能以义结尾。</p>

他们都认为这种惬意的日子,会一天天永远地过下去。</p>

直到玄武门事变发生。</p>

当日,李渊正和一干心腹大臣泛舟海池之中,正准备一起推问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的罪名,但他们等来了全副武装,全身披甲,目露凶光的尉迟敬德。</p>

李世民造反了。</p>

他杀兄屠弟,并且势成骑虎,也必须攫取国家的最高权力。</p>

李渊在事实面前,只能承认既成事实,也给予李世民一系绝对的权力,但他作为李唐帝国合法的皇帝,并且是开国明君,加上李世民此次逆行,也那些纯粹争权夺利之徒不同。</p>

政治虽然讲强权和力量,但一样需要妥协。</p>

李世民本来就是逆取,但他却想以顺治成就自己一世威名。</p>

已经发生的,他不能够改变,但他可以掌握还未发生的。</p>

名正才能言顺,因而,虽然李世民必需登上皇帝之位,却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尊重李渊的皇权。</p>

这可以从李世民登基后宰相的人选上,明显判断出来。</p>

他保留了李渊治下的宰相们,但加入了自己嫡系的宰相,用增多数量和占领核心部门来控制这个帝国的权力。</p>

李渊成为太上皇,权力被架空,但他虽然不具备实际的权力,却依然是李氏家族家的家长,他依然保持了必要的尊严。</p>

这种名义上和事实上的双分制,让李渊成为一个特殊的太上皇。</p>

即使在李世民登基成皇帝后,他依然霸占了太极宫和太极殿,并没有从原来的起居和办公地点搬走。</p>

太极殿是李唐王朝上朝和办公的正殿,是国之大器,李渊不走,李世民不能强抢。</p>

他只能可怜兮兮地在东宫显德殿登上皇帝大位,原则上说,这当然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即位。</p>

这是李渊一种无声的抗议,也是他当时在朝内还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实际表现。</p>

毕竟,位置来源于实力的体现。</p>

但这种状况不可能一直存在下去。</p>

即使是李渊,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李世民也不可让自己一直名不正,言不顺地居于弘义宫。</p>

但他必须先将李渊的爪牙清除干净。</p>

李世民非常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他在一年以内,就将李渊的宰相群体们清除出了权力中枢。</p>

但还有一颗钉子,也是李渊最重要的依仗,那就是裴寂,他还没有被斗倒。</p>

只要裴寂在,李渊就不可能会搬出太极宫。</p>

李世民非常有耐心,甚至在他登基的第一年,还给裴寂加了实封户数到了一千五百户,这个数字,是所有朝臣之中的顶格数字。</p>

高处不胜寒,巅峰即下降。</p>

在第二年时,情况起了变化。</p>

有一次,李世民在南郊祭祀完毕之后,他邀请裴寂和长孙无忌一同和自己坐车回宫。</p>

长孙无忌当然有这个资格,可以坐这台车子,他和李世民的关系,就是另一个翻版的李渊和裴寂。</p>

但裴寂看到和自己一同作为李渊宰相们,早已飘零殆尽,心中不免有风寒水冷,唇亡齿寒之感。</p>

一阵力不从心的感觉,袭上了裴寂的心头,他忽然觉得有些寂寥。</p>

裴寂有些累了。</p>

他拒绝了李世民的好意,但李世民依然对他表示出应有的足够尊重。</p>

他诚恳地说道:“以公有佐命之勋,无忌亦宣力于朕,同载参乘,非公而谁?”</p>

这是前后二代皇帝和前后二任大臣的直接交手和会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