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宋侍郎呀!”
朱慈烺猛拍了一下额头,说道:“你要是不说,我都忘记他还写过书了!他近日在忙着筹备火器局,等他忙完这一阵,我找他给你求一本过来。”
“火器局?”
这几日正在研读《诸司职掌》的赵云蘅,一下子来了兴致。
按以往的规制,工部的军器局和内府管辖的兵杖局掌管火器制造,而造出来的火器、火药,和其他的兵器一起存在戊字库和广积库里。
随着火器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方式的弊端也越来越大。
并不是所有人都熟知火药和火器,因管库的人操作不慎,引燃火药的意外比比皆是。
而更大的问题是,工部不负责实际作战,也不关心制造工艺,往往在兵部提了需求之后敷衍了事。
而制造出的火器更是价高质劣,还比不上边镇私下里制造的火器。
在三月京师守城时,这样的尴尬被无限放大。
京师城守上明明缺少火器,但在戊字库里,却丢着一大堆没法使用的废铜烂铁。
面对李自成的闯军,万不得已之下,最后只得舍了火器,用起了粗制滥造的弓箭。
不过火器的犀利,不论是他,还是他的父皇崇祯,一直都看在眼里。
自从李自成退兵之后,朱慈烺就有了想法。
若是能成立一个专门研发管理火器的衙门,一定能给孱弱的明军增加不少战力。
只是碍于国库空虚,始终未能在火器上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
其后他又被崇祯闲置,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如今南京这边还有些银子,而宋应星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因此在登基之初,他就将宋应星提拔到了工部,希望能在火器上有所突破。
而宋应星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在他的监督之下,改良了两种火器,也发掘了不少的能工巧匠。
不过,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头疼的地方更多。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南京这边的工匠远远不够,不足以支持火器大规模生产。
“成祖时,军器局和兵仗局在籍的工匠有六千多人,到崇祯二年,只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南京这边的工匠更是少的可怜,工部所有的工匠加起来,也不过二百多人。”
现状如此,朱慈烺也是一脸无奈,赵云蘅咬着嘴唇想了许久,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工匠们都被留在了北边,能逃出京师的少之又少。更何况,京师到南京一路凶险,就算逃出京师,也未必会到南京来谋生,除非……你能开出很大的好处。”
“是啊,所以我准备下道旨意,在各地征召匠人。一经工部征召,免去代役银,按吏员录用,子孙承袭,世业相传。”
所谓代役银,就是匠户每年要缴纳的役银,可免去服役的奔波之苦,如同民户的丁银一般。
而免去代役银,按吏员录用,这可是读书人的待遇了。
对于那些祖祖辈辈疲于奔命的工匠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