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谁操之过急了?(2 / 2)

而如果将格物之学纳入儒学之中,百姓便能看到他们所用的一切,衣食住行皆是来自于格物之学,也是来自于儒学的分支,如此儒学之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不知怎的,范仲淹竟然有些期待叶安口中的格物之学兴起,也想要见识一下格物之学到底有没有他说的那般神奇。

“不知此次赈灾功成返京之时,长生可愿让老夫一窥格物之道?”

没错!

叶安心中大叫一声,他要的就是这效果,格物之学就怕你不闻不问,若是见识过了,没有一个智者会拒绝这门学科,因为它所探究的便是人类最经常接触的东西“物质”!

“这是自然,届时叶安必定亲自为范公赶车!”

范仲淹捋着胡子欣然道:“甚好,甚好!”

两人这便算是和有了话题,在此之后范仲淹开始了他的长谈,多以改革朝政积弊为主,其涉及到的内容让叶安这个胆大包天之人听了都觉惊讶。

并且范仲淹非常具有预见性的说出了三冗三费的问题,冗兵,冗官,冗费,国之大患,一日不除,如剑悬头!

听到妙处,叶安甚至忍不住击掌感叹:“范公之先见叶安五体投地!不知范公可有应对反对之声?或者说如何抵挡守旧之人的攻讦?”

说道这个问题,范仲淹居然尴尬的一言不发,所有的慷慨激昂在这一刻化为无力,叶安清楚的看到了他脸上的无奈和失落!

叶安长叹不再言语,范仲淹说出了大宋的诸多积弊,呈痛利害直至核心,但可惜的是他只想着改革,却没有想过如何应对改革所带来的反扑。

以文御武,自废武功不用说,杂税横生百姓疾苦也是众所周知,另外还有宗室与外戚、将门与勋贵的奢侈生活同样也是国朝的拖累。

但保守派是受益者,难道让他们自己推翻自己?这简直是个笑话,否则范仲淹的改革,王安石的改革为何会前功尽弃?

从始至终叶安都在小心谨慎的改变着这里的一切,但他发现改革不是毫无头绪的胡乱发挥,相反而是应该严谨,科学,谨慎的进行。

经济,文化,政治,军事,舆论,认知等等,这些改变需要有一个先后顺序,只有稳定的环境才能促使认知的改变,只有安全的环境才能使得内部的政治环境进行改善。

大宋的积弊已经开始体现,三冗三费的隐患也即将爆发,土地兼并,贫富差距过大,权贵以及富人对平民百姓的剥削也逐渐开始。

这个国家正处于改革的最佳阶段,这个阶段不是发力的最佳时机,而是改革的最佳时机,是开始,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打下基础。

古人常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实际上每一场改革亦是如此。

操之过急的代价便是“人亡政息”,历史已经无数次的提醒过后来的改革者,但鲜有人看到其中的规律,大宋的改革不可谓不少,亦不可谓不激进,但结果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