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西兹同法国代办帕亚尔特一起,在克里姆林宫向莫洛托夫递交了这一草案。莫洛托夫高坐在讲台上,而西兹、帕亚尔特以及波将金(他担任译员)则坐在他脚边。使西方使者们大为震惊的是,莫洛托夫当即明确表示,他对该草案远远不能满意。他特别反对提到国际联盟;并声称这清楚地表明,西方国家想利用国际联盟程序作无休止的拖延,来阻止俄国人所要求的立即而又有效的合作。他说,当玻利维亚或一些别的小国还在日内瓦制造障碍时,苏联不希望受到一个侵略者的轰炸。西兹指出,英国草案提到的仅仅是国联盟约的“原则”,如果连这些都不予以阐明,这项条约就可能被当作一项侵略性的措施,而不是保卫安全的措施。但这种解释是徒劳的。莫洛托夫还批评了关于在执行方法上应协调一致的条款过于含糊其辞;西方国家是在回避俄国提出的三个要点中的第…,即缔结一项军事协定;而且看来也不象俄国人那样热心于尽快取得具体的成果。他把协定草案的第五条看作是企图捍卫侵略者的权利。当西兹解释说西方国家心中所想的只是接受保证的那些小国的权利时,他反驳说,这是典型的“别有用心”;他把整个建议理解为“别有用心”。既然任何干预都是为了那些小国本身的利益,那还有什么必要去保护它们呢?西兹于是直截了当地说,西方国家承认小国家有权“去限制甚至象军队过境这种友好的干预行动”。
5月30日,西兹同莫洛托夫又举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会谈。他报告说,“争吵得最多的误解”在会谈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澄清;但在向波罗的海国家提供保证的问题上仍然存在实际的意见分歧。西兹说,大不列颠不希望“不顾独立国家的意愿,把提供保护的保证强加给它们,这样的保证将会等于是威胁,而不是保护它们不受侵略”。莫洛托夫当即问道,倘若比利时,譬如说,要同德国和解的话,英国的意见是不是仍旧会“昂然不变”。第二天(5月31日)莫洛托夫同法国大使之间的一次会晤,同样给纳吉阿尔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向波罗的海国家提供保证的问题是悬而未决的主要难题。
在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一次演说中,莫洛托夫回顾同西方国家谈判的问题时,突出地谈了同波罗的海各国的关系。莫洛托夫了开始就指出慕尼黑协定并未制止住侵略。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美美尔和阿尔巴尼亚,宣布废除英德海军协定和德波互不侵犯条约,以及签订德意钢铁公约:所有这一切都是国际形势恶化的迹象。另一方面,英波条约和英土条约的签订,则表明欧洲民主国家开始认识到有必要设立一个和平国家的统一战线。莫洛托夫宣称,苏联已同意“就加强苏、英、法三国的政治关系和组成一个和平阵线的问题进行谈判”。他提到了苏联提出的三项主要条件(缔结一项互助防御条约,向一切与俄国接壤的国家提供保证和缔结一项军事协定);并且说,英法早先的建议没有采纳平等互惠和对等承担义务这一“基本原则”。在这一点上,最近的建议是“前进了一步”,但它仍然被一些旧的观点“团团围住”,例如提到国联的盟约就是一例。此外,在提供保证的问题上,从平等互惠的观点来看,最近的建议“根本就没有一点进展”。这些建议规定,苏联应向得到英法保证的“五国”提供援助,但是只字不提英法援助芬兰和波罗的海各国的问题。这些国家也许不可能抵御一个侵略者来维护它们的中立。“然而,如果位于苏联西北边界上的三国得不到保证的话,苏联就不能对上述五个国家承担义务。”莫洛托夫接着又说,与西方国家进行谈判,似乎并不会妨碍苏维埃政府与德、意的贸易关系。他还指出,现在有希望恢复在春季中断了的与德国的贸易谈判。
莫洛托夫关于可能同德国恢复友好关系的暗示。无疑不光是一种鼓励纳粹的姿态,而且也是对西方国家的一种要挟,想要迫使它们接受当时正在准备的俄国的一项反建议。6月2日,他把这项反建议交给了西兹和纳吉阿尔。这次采取了把英国的草案重新起草一遍以适合俄国观点的做法。其中更动最大的部分是关于三国条约实施所需具备的条件的定义。它规定一旦由于下述情况而引起敌对行动,各缔约国应即互相援助:三国中的任何一国直接受到侵略;“英、法、苏三国已同意保卫其免遭侵略的比利时、希腊、土耳其、罗马尼亚、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遭到侵略”;对于为抵抗破坏其中立而请求援助的任何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援助(第一条)。俄国的草案(第五条)还规定这样一项承诺:条约一旦开始实施,三国必须“经一致同意才将缔结停战协定或和平条约”。另一项重要更动是:一项“有关援助的方法、方式和范围”的协议必须与主要协议同时生效(第二条和第六条)。
英法两国政府都预见到,要同时签署互助条约和一项三国参谋部会谈所达成的协定,这一规定很可能会使谈判困难重重和旷日持久。然而,当时最主要的绊脚石是,在苏联草案的第一条中开列了所有缓冲国的国名作为接受保证的国家。对于这一建议,有关各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那是无需怀疑的。英国政府认为,要强迫这些国家加入一个苏联所设计的安全体系,从而默认**势力的扩张,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法国政府对于俄国照会中这一段的含意也感到十分震惊。6月7日,张伯伦在下院就与苏联政府谈判的进展情况作了说明。他说,对于几个主要的问题现在基本上已经取得一致的意见。英国政府已经可以满足苏联的要求;准备同它缔结一项全面互惠的协定;当任何侵略行动把它卷入同某个欧洲国家的战争时,英国政府将给予全面的军事援助。可是,还有一两个困难问题仍有待于克服,“尤其是某些国家的立场;它们不愿意接受保证,理由是这可能会损害它们希望严格保持的中立国立场。强迫那些不愿意接受的国家接受保证,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这时,英法两国政府对于谈判进展的缓慢都感到不安,正在辩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快谈判进程。6月6日,西兹接到指示要他回伦敦一行,以便就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磋商。政府希望让西兹掌握了必要的论据,他就能够在谈判中具有较大的主动权,免得因事事都必须向伦敦请示而耽误了时间。但是西兹因患病不能长途旅行,因此决定派一名特使前往莫斯科协助西兹进行谈判。6月7日,张伯伦在下院宣布了这个决定。第二天人们也知道了这位使者就是英国外交部办公厅主任威廉?斯特朗(后为斯特朗男爵)。斯特朗曾任驻莫斯科大使馆参赞。他和西兹一样,也精通俄语。因此他具备很好的条件来执行他的这一使命。但是在国内外都有人怀疑,在这种时刻派一名非大臣级的人物前往莫斯科是否明智。张伯伦曾亲自前往贝希特斯加登、戈德斯贝格和慕尼黑三地会见希特勒。难道这一次张伯伦或哈利法克斯就不该亲自去莫斯科,同斯大林直接接触吗?哈利法克斯确实曾考虑过亲自去莫斯科的可能性。1935年访问莫斯科时已结识斯大林的艾登也自愿前往莫斯科。决定派斯特朗而不派一位英国政府大臣去,这至少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认为不管使者的级别多高,都不能保证谈判一定会成功;谈判的级别越高,谈判失败后的反响就越大;这一决定也可能是受了另一种考虑的影响:如果西方国家不显得急于要达成协议的话,俄国人或许有可能变得更加理智些。这是美国驻巴黎大使布利特所持的看法,他曾在l933-1936年期间任美国驻莫斯科大使。6月6日布利特告诉他在巴黎的英国同行说,如果西方国家给了苏联政府一种它们“正在追求它”的印象,那就永远不要想能同它达成协议。无论怎样,事情似乎很清楚,俄国人对选派斯特朗这种级别的官员为英国特使是感到不满的,虽然这也并不一定会使谈判的结果有什么真正的不
[奉献]